搜虎网手机版

常德:“六个机制”助推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

2023-12-26 20:06:47 來源: 搜虎网 作者:搜虎网

  

一、党和政府长期重视教育的传承机制

20年来,常德始终坚持把办好教育作为市县两级“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标志性、系统性、接力工作的思路。 一是常德市、县各级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始终高度重视并落实“教育优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 多年来,常德党政部门坚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使普通高中生公共预算平均教育支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科学调整县域布局,总投资约30亿元,推动县高中向县城和大型中心镇集聚; 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总投资约20亿元,增加(改造)普通高中教学楼和体育设施场地,更新补充教学设备,积极解决“大班额”问题。 全面剥离化解县城债务,累计债务8亿元,让学校办得安心、安心。 二是常德市始终坚持把办县高中作为市县两级重点民生工程。 坚持不建一所“特级中学”,每个县(市、区)重点建设至少一所优质高中,鼓励和支持特色发展、分层发展、同步推进。普通高中。 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新老班子积极行动,传承遗产,用改革者的勇气、坚韧和远见,共同维护常德普通高中教育走在优先发展、高水平发展的轨道上。质量和平衡。

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推进机制

2002年以来,常德市各级党委、政府全面加强对致和县(市、区)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统筹规划,围绕“人、财、物”等突出问题全市教育发展的“五化、教育生态、内涵发展”。 加快制定实施教育发展总体战略措施。 《常德教育二十条》《教育强市》《校园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相继出台,为市内县域全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和组织保障。

“教育二十点”:激发教育内在活力。 2003年,《常德教育二十条》把常德教育工作分解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育行为、培育名校、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做好教育督导等20个系列指标评价,优化教育发展。 2003年,桃园县、石门县委、县政府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县一中新校区的建设。 新校区占地400-500亩,占据全市最佳位置; 2022年8月,常德最后一个县级省级示范高中建设(改扩建)项目全部完成,极大改善了县域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县普通高中均衡特色发展。 “常德教育二十条”各项指标的有效落实,不断激发教育内在活力,使常德基础教育驶入优先发展的快车道。

“教育强市”:统筹区域整体推进。 2007年6月,常德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启动教育强市建设,先后印发了《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和《常德市建设教育强市规划纲要》。教育强市(2010-2020年)”。 制定教育强县评估标准,与教育督导工作相结合,进行年度评估,每年评估一次。 对按时实现教育强县目标的单位,市委、政府将正式授予“教育强县”称号。 逾期未完成任务的,要追究党政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责任。 常德全面实施“教育强市”以来,无论是教育保障水平还是教育质量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常德县域经济_常德机构改革方案_

“文化建设”: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 文化教育的核心内涵是用文化育人、用文化影响人、用文化塑造人。 2010年,常德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意见》,大力建设全市中小学“优雅校园、书香校园、幸福校园、创新校园” ,基本形成“一校一品牌”、“特色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如理县一中的“书院文化”、金石市一中的“车银文化”中学、汉寿县二中、石门县五中“书卷气、儒雅”的校园文化。 “劳动文化”等

三、教育生态保护机制

常德市把教育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合理控制全县民办高中比例,促进民办高中协调发展,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不断实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成为现实。 一是民办学校协调发展。 常德市、县学校共有在校学生6.05万人,其中民办县校3所,在校生2299人。 全县95%以上的学生就读于公立高中。 全市三所民办县中学管理规范,不向县外“输送”优质学生,不违规招生,有效维护了区域良好的教育生态。 二是统筹城乡发展布局。 2018年以来,常德市根据新生儿人口变化,科学调整县中学布局。 高标准搬迁5所县第一中学,将9所优质农村高中纳入县城。 目前,常德市所有县中学生都集中在县、镇。 全市7个乡镇县(含定城区)也将适时启动进城办学计划。 科学合理的“县、镇、乡”学校布局也是常德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规范招聘发展。 自2007年常德市启动教育强市并大力推进进程以来,全县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普遍改善,但也存在追求升学率、成人补课等突出问题以及学校之间的恶性竞争。 为此,常德市坚持树立科学治国理念,严格规范招生办学行为,在全省较早实施“阳光招生”政策。 2014年,桃园县第一中学实行向辖区内初中分配招生名额的招生制度。 目前桃园县一中、鼎城区一中90%的名额分配给学校,汉寿县一中80%的名额分配给学校,比例全市其他区县优质高中生比例已达到50%以上。 四是教师招聘工作有序开展。 在教师聘任方面,编制、人事、财务、教育行政部门充分信任学校,给予学校聘任教师的自主权。 学校享有根据实际需要在高校自主招聘教师的“便利”。 三年来,支持县域自主招生。 现有教师1200余人。 积极倡导“好学校培养好教师”,城(县)高中不从农村县招收优秀教师,而是自主培养大学毕业生优秀教师,让县内优秀教师留得住、教得好。 维护全县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四、依法办学的切实机制

教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对于教育部门来说,尊重教育规律,回归教育常识,抛开浮躁急躁,坚持稳定渐进,是办好教育的前提。 一是始终践行科学教育观。 常德市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全心全意帮助学习成绩薄弱的学生成长。 全面贯彻“着眼每个人、着眼全过程、着眼方方面面”的教育理念。 我们始终坚持以全体学生、各学校质量为中心,以学校各阶段质量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全方位的方式。 推动招生从“一把尺”向校本指标转变; 推动班级分级从“夹点分级”走向平等平衡; 推动办学由上下分层走向特色分类。 二是充分发挥课程的教育功能。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最大的办学特色。 各县要加强必修课校本实施和选修课建设,确保各项国家课程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特别注重德育、科技、艺术、体育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和劳动课程的实施,积极探索和实施学校特色课程。 例如理县一中的德育课程体系、桃园县九中的篮球特色文化、金石一中的学生社团活动班、音乐体育课程组理县第六中学、安乡县第一中学思想道德建设工程、石门县第一中学校本读书、大型劳动课等。打造分享美与美的课堂教学。 常德市始终抢占课堂教学主阵地,持续探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变革,创新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从“知识传授课堂”到“能力发展课堂”的转变到“识字课堂”。 “教学模式的转变,形成了一批各具美感、同美共生的课堂模式。如桃园县一中的‘学生课堂’、礼县一中的‘学生本位课堂’”优秀课堂”、桃园县二中“智慧高效课堂”、鼎城区一中“渗透课堂”、安乡县五中“学导课堂”等。

五、传承教育情怀的高素质校长队伍建设机制

校长群体办学经验的不断传承和淳朴育人氛围的长期熏陶,成为常德县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常德市特别注重办学理念的传承,避免简单的行政思维,坚决放弃以县高中校长作为解决干部级别或安置的方式。 在负责人选拔任用上,始终坚持“充分信任、积极放权、长期稳定”的基本原则。

常德市在选拔校长时提倡“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 全市40名普通高中校长中,有36名是从科主任、班主任等一线岗位晋升的。 校长的成长重在学校基层多岗位历练、办学实践锻炼、提炼办学理念、凝聚学校文化。 久而久之,造就了一支“懂教育、爱教学、懂管理、能担当重任”的专家校长队伍。 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充分信任校长,在教师聘任、干部任免、学校建设等方面给予学校充分自主权,提供全方位支持和零干预服务。 校长管理学校短则10年,长则20年,让校长安心读书,长期用心经营学校。 “理念古风,日新月异”是常德“主体文化”的显着特征。 常德市充分发挥名校长的文化和群体优势,对校长实行梯队培养,做到人才辈出、优中选优、继往开来。 30年来,前任校长对后任校长的发现、培养、提拔和指导,已成为常德校长群体发展壮大的独特机制和文化。 正是这条独特的校长成长之路,常德培养了一批有理想信念、有教育情操、有责任心、有管理智慧的校长。

六、尊师重教的全社会共建机制

常德市充分动员各方力量办教育、支教助教,营造了“党重视教育为先、政治立足兴教、教师以教书为荣、人民以教书为乐”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助教中。” 一是院系提供教学支持,解决疑难问题。 建立部门与学校的函授制度,切实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难点、紧迫问题。 各级职能部门积极筹措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在投资保障、规划审批、队伍建设、安全管理等方面为县高中开通绿色通道。 二是社会助教谈反馈。 常德楚风楚韵文化浓郁,尊师重教的传统历久不衰。 2002年,在全国率先设立“9.8助教日”,形成了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长效机制。 全面落实和强化市县教育基金会,总存量4.5亿元。 县、市第一中学基金会分支机构每年奖励师生100万元以上。 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纷纷向学校慷慨解囊,助教经费近2亿元。 三是帮助群众树立新风尚。 常德地处湘西北,深受湖湘文化影响,有着悠久的尊师重教传统。 当地群众普遍信任和支持学校,不干扰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 全市合力推进家校社区协同教育建设,打造家校社区“命运共同体”。 教师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尊重。 尊师重教已成为全社会的集体共识,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作者黄公富、李晓秋均来自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人民教育》2023年第21期,原标题《湖南常德:六大机制推进“县域振兴”》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 尚无疫苗预防“僵尸鹿”病毒专家:不会人传人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
广告位
闽ICP备18009233号-1   Copyright ? 2017-2018   
Copyright ? 2017 搜虎网 www.xmsouhu.com 版权所有 搜虎网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