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虎网手机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2023-12-13 04:01:38 來源: 搜虎网 作者:搜虎网

  

会议指出,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三年后经济恢复发展之年。 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促稳、先立后破,出台更多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积极转变方式、调整政策。结构调整,提高质量,提高效率。 奋发进取,不断夯实稳定提升的基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每年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预演。 经济观察网根据12月8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内容,梳理了两次会议涉及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政策的六个问题。

问: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哪些挑战?

答:“回暖向好”是对中国经济的总体判断,延续了2023年初以来的政策主张。

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进一步“回暖”需要面对的挑战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不强,风险隐患依然较多,经济运行存在堵点。国内周期、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与2022年多次高层会议反复提及的“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相比,疫情防控转型后,“供给冲击”问题得到缓解和替代通过“部分压力”。 “行业产能过剩”、“风险隐患较多”。 2023年,光伏、锂电池等新能源行业将出现产能过剩迹象。 此外,房地产等行业也暴露出诸多风险,这是疫情防控阶段过后逐渐显现的“新问题”。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总体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复苏、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必须增强信心和底气”。

问:2024年总体政策导向将发生哪些变化?

答:“稳中求进”仍然是工作总基调,但具体表述有所调整,即“稳中求进、进中促稳、先立后破”,这与前两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稳定优先”的表述有些不同,尤其是“以进求稳”,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政策导向,这意味着“稳定”不是消极的“稳定”,而是通过更多的行动,在更强劲的增长中“求稳”。

需要“求进”的不仅仅是经济政策。 各项政策要“先立后破”、“形成合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导向的一致性。 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将非经济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导向一致性评估,加强政策协调,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朝着同一个方向,形成合力。” 会议还提出“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理论”。

会议提出,要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导向,加强政策实施的协调联动,放大组合效应,提前准备、留余政策储备,注重实效,增强实效。政策效果评估。 要有获得感,要着力提高宏观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性。

在“求进”的过程中,经济大省被寄予厚望。 会议提出,经济主要省份要真正发挥带头作用,为稳定国民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此外,将“有效增强经济活力”置于“防范化解风险”之前,释放出更加积极的信号。 “活力”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及的关键词。 会议提出,要“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问:2024年财政货币政策基调如何?

答:会议提出,“积极财政政策要适当加强,提质增效”、“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的范围”。

从政策导向看,“适当加大力度,提质增效”与去年的“加大力度,提高效益”基本一致,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温斌认为,强调适度主要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随着经济持续复苏、财政收入增加有基础,政策过度扩张的必要性减少,同时也为宏观调控留下了更多的政策空间; 另一方面,今年年底中央将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对地方转移支付。 考虑到债券发行、资金拨付、项目申报等都需要时间,实际投资才会形成。 付款将于明年进行。

2023年财政赤字率为3.8%。 温斌认为,2024年赤字率将继续超过3.0%,但将低于2023年的水平,为应对内外不确定性留下空间。 如果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不排除年中增加预算的可能性。 特别债券额度可能从2023年的3.8万亿元小幅增加至4万亿元左右。

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民生银行第一经济团队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大关切》一文中表示,2019-2021年出现“灵活适度”理念,政策基调保持稳健但宽松。 202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根据内外部形势、流动性变化等情况酌情决策,充分运用各类总量性、结构性政策工具灵活调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融资需求实体经济。 随着外部加息周期结束、约束减弱,以及内需稳增长、防风险,货币政策稳健宽松的基调没有改变,降准和降准仍有一定空间。利率有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稳定,促进社会稳定。 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降,努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中央经济会议重点任务__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什么政策

问:面对需求不足的问题,会议提出了哪些措施?

答:内需连续两年成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领域,今年关注程度进一步提升。 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统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 今年,声明稍作调整,提出“统筹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内市场消费是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部分消费数据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些增长与疫情期间积累的消费需求以及2022年基数较低有关。但2023年下半年,消费复苏开始放缓。 多家研究机构认为,2024年中国消费市场可能需要更多帮助。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在消费市场方面做出了更多安排。 会议提出培育扩大新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娱乐旅游、体育赛事、国内“潮品”等新消费增长点。 与2022年强调的“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相比,范围更广,更聚焦新消费。 会议还提出,“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带动,推动大规模装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这一政策将影响投资和消费。

此外,在政府投资领域,会议提出了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新型基建、节能减排等几个重点领域,并提出“实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在新基建等方面。” 场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会议强调了“新型城镇化”。 虽然新型城镇化一直是政策关注的问题,但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关注度显着提升。会议在安排2024年经济工作时提到的“三个协调”之一(另外两个协调是:协调城镇化建设)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障),即“统筹新城镇、文化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 会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保障性住房、‘应急休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不少经济学家在2023年下半年提到新型城镇化对中国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新型城镇化也被认为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又一引擎。

问:2024年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将发生哪些变化?

答: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个显着变化是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进一步融合。 它没有单独列出“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而是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和“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利用颠覆性、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培育新的质量生产力。”

近两年,全球颠覆性创新频频出现,尤其是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也加大了产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需求。 预计政策将进一步推动两者融合。 会议列出了“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量子与生命科学”等未来新产业赛道,这些都需要科技创新的进一步支撑。 此外,金融体系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次会议强调“鼓励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发展”。 这也是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及“创业投资”。

问:2024 年我们可以期待哪些领域的改革?

答:改革开放始终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度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一系列改革举措也相继出台。

会议提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中国上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1994年启动的“分税制”改革。即在原有承包制确定的地方结算和中央补贴基本不变、不触及地方既得利益的情况下,结合随着税制改革,财政收入增量分配也随之调整。 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冯巧斌认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可能主要围绕财政体制,涉及两个方向:一是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体制改革。 目前中央转移支付规模过大。 为了保持财政可持续性,需要进行改革。 此外,地方政府债务压力较大,地方独立财力必须增强。 第二个是税制改革,也是以增强地方财力为方向的改革,比如改变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率等。 股份比例等

会议还提出“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升级行动”。 新的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规划正在制定中。 根据此前相关政策层面的表态,新一轮国企改革可能会更加注重提升国有企业的产业主导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保障支撑能力。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也将出现新变化。 会议提出“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打通外国人来华经商、留学、旅游的关卡”。

此外,会议还提到“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跨省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改革完善耕地占用与补偿平衡制度”、“实施粮食产销区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等多项改革措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点击进入主题:

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 《黑莲花上位手册》短剧已被全部全网下架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
广告位
闽ICP备18009233号-1   Copyright ? 2017-2018   
Copyright ? 2017 搜虎网 www.xmsouhu.com 版权所有 搜虎网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