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8 15:04:21 來源: 搜虎网
在近20年的素质教育实践中,重庆谢家湾学校以学习方式转变为突破口,从人际生态、教学生态、校治生态、家庭环境等方面构建了学校优质教育生态。 -学校男女同校生态。
1、以泛在学习为引领,构建民主、友好、安全、合作的人际生态系统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是在丰富的人际交往中进行的。 学校的人际生态是否消极对抗、冷漠单调,还是民主友好、安全合作、有趣有活力,都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教育质量高度相关。 。 2006年以来,谢家湾学校以“红梅花开、光芒四射”为主题,通过文化建设研究,着力打造对话校园。
1.组织文化促进主动学习。 在校园里,每个人的情绪状态、精神面貌、相互关系共同构成了学校的组织文化。 这种文化对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都有着微妙而持续的影响。 在谢家湾学校,我们每年都会开展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教师节庆祝活动,开展为期六周从一个阶段到几十个阶段的“大家上台”活动,开展评优秀、评角色等活动首先是模型。 形成对话学习的人际场。 学校努力让充满爱心、温馨的师生关系、坦诚坦诚的人际交往、平和真诚的心态、朴实大方的外表等,成为潜移默化增强积极情绪的学习资源。
2.物质环境和创新学习空间。 2011年,谢家湾学校在改变学习方式的研究过程中,拆除了教室讲台,采用落地窗,设计了弧形集体坐桌。 教师可以走到弧形桌子中间与学生等距讨论、交流。 在轻松的环境中,学生习惯于合作与分享,敢于独立思考、表达独特的意见。 通过同质和异质分组、小学和中学分组等,多样化的学生特征和经历可以成为学习资源。 教室布局采用不同年级学生相邻居住的方式,形成混龄社区学习空间,有效减少学生之间冲突的发生,让学生之间年龄特征、生活经历、学习能力的差异得以充分发挥。成为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
3、评价机制鼓励自信学习。 多项研究表明,学生长期处于自卑、恶性竞争、枯燥单一的人际关系中,不仅严重损害身心健康,而且导致学习质量低下,不利于学习。到创新人才的培养。 因此,多年来,谢家湾学校坚持“为党育才、为国育才”的价值取向,始终关注每一位学生,支持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坚决反对选拔人才的质量观。几个尖子生为学校争光。 反对追求尖子生、标杆生横向选拔的“2+4”、“1+5”恶性竞争模式。 坚持纵向支持每个学生的潜力,不让他们失望。 在重反馈、强激励、促发展的“对话评价”中,形成“永远鼓励、从不评判”的合作共享评价生态,让每一位学生在自信、自我的同时,根据自己的优势发展。遵守纪律、自尊、自力更生。
2、以“核心素养+”跨学科学习为载体,构建多元互动、理解与创造力的教学生态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规划和课程标准》(简称《新课程规划》)提倡加强跨学科主题学习,这意味着跨学科学习从局部探索上升为每个学校的必要行动。 在近20年的跨学科学习实践中,谢家湾学校经历了1.0版最初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课程,到以学科精神为指导的学科内部和学科间的融合、学科与生活的融合,以及老师和学生的独特经历。 以学习方式改革为突破口,制定校本国家课程实施的“学科教学建议”,构建一体化“学科+”跨学科学习2.0版,进而构建3.0版跨学科学习范式以此为起点,发展到现在的跨学科学习,撬动学校教育方法创新,以3个方面、6大能力、18个基本点为基础的“中国学生核心能力+”4.0跨学科学习范式。以行动起点,实现从“学科+”到“核心”的转变“素养+”的迭代升级,从学科世界走向学生人格世界,形成多元互动、理解创造的教学生态。
1、调整管理机制,保证跨学科学习的人员和时间
培养具有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学生需要一支具有跨学科教学素质的教师队伍。 谢家湾学校突破学科本位,设置教学管理岗位。 设立单班教学岗位。 学校96%的语文和数学老师都是单班授课。 他们还根据个人意愿和专长,担任其他学科或社团活动的教师,以突破学科障碍。 在原有学科群管理的基础上,设立年级组长和年级组长,协调各学科教师,针对各年级、年级的特点,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和研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学校设立跨学科名师工作室和党员工作室,汇聚不同学科的教师围绕研究主题开展工作。 班主任的职位不限于任何学科。 与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普遍做法不同,体育、艺术、科学等多学科教师已成为常态。 开展跨学科教研培训,定期开展跨学科教研、全学科培训、多领域培训,从宏观背景、多维度视角引领教师拓宽学科认识。
跨学科学习的发展需要优化与跨学科学习性质和特点相适应的时间安排机制。 谢家湾学校通过灵活的时间管理为跨学科学习提供保障。 实行半日制课程模式,上午学习学科课程,下午开展200余项社团活动和500余项特色活动。 根据学科特点采用长短课相结合,时长从30分钟到120分钟不等,为跨学科学习提供更灵活的时间。 整合交叉重复内容,在整合不同学段同一学科横向学科内容和纵向内容的基础上,剩余30%的时间用于跨学科学习。
2.丰富课程内容,拓展跨学科学习资料和资源
谢家湾学校以“核心能力+”作为跨学科学习的总体思路,整合影响学生学习和核心能力培养的相关要素,构建跨学科学习内容。 一是构建学科拓展“核心素养+”学习内容。 在单科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基于单科知识的综合性专题活动,如语文“新闻发布会”、数学“超市购物”等。 其次,基于情境问题构建“核心素养+”学习内容。 以一个主要问题为主线,细分为若干子问题,逐步推进。 例如,围绕自助午餐,主要问题是“你能吃吗?” 并细分为“如何降低餐厅声音分贝”、“你吃的食物是否含有金字塔模型?”等环环相扣的子问题。 各学科的老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科知识引导孩子探索相应的问题。 三是建设主题贯穿“核心素养+”学习内容。 专题跨学科学习活动融合跨学科教学。 例如,利用“绿地种植箱改造”的契机,设计了一系列“种植”主题教学,包括种植主题、养护主题、采摘主题、烹饪主题等,串联起科学的学习。 、生物学、化学、伦理学和法治。
3.优化学习路径,提供跨学科学习策略和方法
为了让学生从倾听者转变为对话者,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课堂需要融入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提供适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首先,合适的学习路径。 教师可以通过项目探索、实验操作、体验模拟、主题驱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主动思维。 谢家湾学校编制了1至9年级的《学科教学建议》,并基于跨学科学习实践形成了“20条课程教学改革经验”。 其次,多元互动学习。 让孩子在与自己、与课文、与材料、与同伴、与老师的多主体、多形式的对话中学习。 三是动态分层转变。 小学和初中均根据学生个性、应对学生差异,设置分层动态班级。 学生在本阶段学科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进度、学习能力等选择进入匹配班级。 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法,找到学习的胜任感和成就感。
3.追求自主学习,构建开放、包容、低控制感的学校治理生态系统。
学生的学习是身心协作的过程。 自我控制感、身心舒适度、生活新鲜感、睡眠和运动是否充足等都会影响学习。 不同的学校治理生态形成不同的校园生活节奏、磁性氛围等,对学生身心健康、学习效率、综合素质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形成“减少控制、增加自主”的校园生活流程。 在谢家湾学校,小学部坚持9点上课已有10多年。 上午主要是学科课程,下午主要是学生选择参加的500多个特色活动和200多个班级社团。全天没有长短课的结合。 上课铃声响起,上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上厕所、喝水或休息,并自主选择休息的时间和方式……通过作息时间等学校管理的优化和生活流程一样,校园生活也从集中变为分散,从管理变为控制。 自主,从规定到自主选择,提高学生独立自律的能力,实现无处不在的学习。
2、打造“积极心理学、轻松愉悦”的校园生活课程。 学校根据学生身心需求和实际需要,自主开发开设“情感生活”课程,以积极心理学为主线。 结合校园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环节,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看待和处理问题,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比如,初中每天晚上自习后都会在温馨的书吧安排茶歇。 孩子们享受茶歇的过程是身心放松的过程,是跨班级、跨年级广泛交流的过程。
3.构建“平静、开放、多元”的校园生活。 在谢家湾学校,“校园就是课堂”,“一切能产生积极影响的元素都是课程”。 学校的实验室、阅览室、博物馆、聊天室全天候开放,校园内随处可见非正式的学习区域,供学生随时随地交流和讨论。 学校全年开放。 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支队伍来校进行岗位培训。 学生和来访的老师一起聊天、一起吃午饭、一起上课。 这些平台和机会为学生的审美取向、信息获取、沟通等核心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主动学习的真实场域。
4、以终身学习为宗旨,旗帜鲜明、协同建设,构建家校同校生态圈。
家庭生活是课程的重要内容。 父母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亲子沟通方式和内容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我们以儿童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构建协作、互补、进步而不是发散、疏远、对抗的家校共育生态系统,为儿童学习提供积极支持。
1、以学校明确的价值取向影响家长的教育理念。 谢家湾学校明确把“听党话、跟党走、成为改善世界的中国人”作为培养目标。 引导家长坚守“不迎合功利导向,强调孩子视角体验;不主张校外补课,强调课堂实践探索;不增加学生负担,强调主动主动学习”的“四不四” ;不落下一个学生,强调人格全面发展”的“强”价值取向,共同培养六名“吃好、睡好、运动好、心情好、品行好、学习好”的好学生,培养学生的中国心、好奇心、自信心、同理心、奋斗心、创造心,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
2、利用学校的主动培训,优化家长的方法和策略。 学校利用多种平台“线上线下”向家长传达党的教育方针,传达最新课程和教学改革动态,传达“双减”理念,新高考、新中考、新课程和新课程标准。 在这样的培训讨论中,家长们虽然存在分歧,但也凝聚了更多共识,丰富了家长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促进了家校协同进步。
3.以学校低负担、高质量的教育成果坚定优质教育信心。 近年来,学校教师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因材施教,通过每日清、堂堂清、人人清等机制,确保学生学得够、学得好。学校。 孩子们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身心健康,积极主动,能够提出问题、表达自己、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达成了“真正的教育不应该靠答题和堆砌时间,真正的素质教育不应该害怕科学考试”的共识,坚定了他们对素质教育的信心。
(作者刘西亚为重庆谢家湾学校校长)
《人民教育》2023年第19期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据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35亿辆,新注册登记汽车更是连续十年以每年超过20...
讯 www.yule.com.cn 法国当地时间5月18日,第77届戛纳电影节于首周末举办贾樟...
昨天,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
本周五,楼市迎来诸多利好,四项重磅政策同时出炉,包括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
了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10亿元;兴业消费金融分别发行了三期金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