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7 21:02:55 來源: 搜虎网
1、创新人才激励和培养机制,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针对区域教育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的瓶颈问题,哈尔滨新区聚焦“师”要素,实施“人才”优先,着力探索区域教育人才培养的激励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调动校长和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一、列“三级”权力清单,保障办学自主权
哈尔滨新区加大力度创新权限管理机制,构建区教育局、学区、学校“三级”权限清单运行机制,落实校长办学自主权,独立实施岗位评价、并独立进行绩效评估等,建立学校高度统一的人权、行政权、财权保障机制,确保教育工作者能够有效落实学校。 “三级”权力清单机制有效运行,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 为确保下放的权力能“得好、用好”,哈尔滨新区以《学校章程》为抓手,实现“一校一章程”全覆盖,真正实现岗位职责法制化工作流程标准化、管理方法科学,有利于校长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
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还体现在教师的聘任上。 2020年,哈尔滨新区在全市率先组织实施“校园招聘”,赋予中小学校“四个自主权”,即自主设置岗位、自主选聘法官、自主设置命题、自主招生。独立执行流程。 除了校园招聘之外,为了不断优化教育人才资源配置,哈尔滨新区紧紧围绕“引进”二字,逐步形成了高层次人才引进、灵活人才引进、校园招聘、公开招聘等一系列人才引进方式。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 人力资源保障和支持机制。
2、建立“校长职级制度”,提高校长专业水平
校长职级制度改革是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释放中小学活力的重要举措。 哈尔滨新区自2020年起全面实施校长职级制度改革。一是形成科学设置校长专业职级的制度和职级管理办法,打破校长行政一站式“铁饭碗”模式管理; 二是建立校长选拔制度。 三是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哈尔滨新区教育局、学区、学校三级党建体系。
校长职级制度改革,既是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校长进行等级排序的管理评价方式,也是为校长专业发展赋能的平台。 哈尔滨新区根据校长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开展分级、分级培训,针对问题实施定制化、专业化、多元化培训。 加强理论培训和课题研究,注重导师指导和后续实践,突出“杏坛博悦”校长发展论坛和校长发展社区平台作用,有效激发校长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办学活力,真正让专业人做专业事,确保教育工作者办学有效。
三、“星耀新区”搭建阶梯,促进教师阶梯发展
哈尔滨新区启动“明星教师”培养计划,打造教师从一星到五星再到金星的六个专业成长层次。 师德为先,能力为先,岗位为先,是评选“明星教师”的基本要求。 哈尔滨新区不断完善教育人才梯度培养机制,全面推进“明星教师”教师成长工程实施。 一是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 打破以全师培训为主的格局,统筹多元化培训和专项培训,实施系列精准培训。 二是打造分级培训课程体系。 培训课程分为ABC三个级别,实现分级培训、分层选修,最大限度满足教师的定制化学习需求。 三是建立师资培训保障机制。 建立考核管理、培训与协同发展、培训与名师工作室建设联动等一系列保障机制,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2.创新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保障资源高效配置
针对本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乡和校际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哈尔滨新区从师资和课程资源配置入手,实施“区管校招生”。进行师资改革,建立了校际师资共享制度。 发展区域共享课程群,形成区域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保障教育资源高效配置。
1、教师“区管校招”改革突破校际交流瓶颈
一是形成人员编制总量控制、动态调整、统筹管理的工作机制。 打破原来由人事部门直接管理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区编制部门实行总量控制、区教育局动态调整的方式,有效打破了教师交流轮换机制的障碍。 二是制定全员招聘和竞争性招聘的实施办法。 竞赛范围覆盖所有经批准的中小学教师岗位,竞赛对象为所有在职和局聘教师。 开辟市、省乃至全国优秀教师参赛渠道,坚持“硬规定”与“活措施”相结合,落实以人为本。 三是形成引导教师有序流动的机制。 通过政策引导、制度支撑、机制激励,突破全区教师校际交流瓶颈,促进教师双向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改革实施以来,该区实现了学校内部结构合理、校际比例均衡、区域整体优化,充分激发了教师和干部的创业活力。
2、校际师资互补共享,弱带强协作
针对区域内部分学校功能图书馆不足、专业师资不足、课程和培训资源缺乏等问题,哈尔滨新区加强校际资源共享。 一是实行“双校制”,提供区内跨学、跨校教育。 以学校形式,构建丰富的双校课程,结对开展“双校制”课后服务,特别是为区域中小学“脱节”和结构性教育提供解决方案。艺术、体育和科学教师的不足。 二是探索“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同科双师”、“异科双师”、“异地双师”、“异地多师”。层面:校内、学区、全区范围内,实现区域名师引领、合作共享、协同创新、整体提升。 三是建立“3+N”研训共同体,其中“3”是指“学区校长+教学研究员+督学”,“N”是协同推进课程体系建设、课堂教学改进学区内多所学校的师资培训等。 。 社区根据学区特点和教师需求,建立定制化、精准化的科研培训支持机制,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互补共享。
3、建设区域课程群,激活优质课程资源
为有效落实国家课程,解决校本国家课程和学生本位课程的实际问题,哈尔滨新区要求各中小学将课程建设和管理纳入《学校章程》,进一步丰富学校章程。校本课程,形成基于学生个性发展和人生成长的体系。 面向多元化的学校课程体系。 在此基础上,一是打造九大集群课程群,延伸和深化学校课程,挖掘集群内外特色教育资源,打造全区一系列共享课程,特别是“国学节”和“阳光运动”“集群节”等“集群节”活动深受学生欢迎。 二是建设5大实践课程群。 该区充分利用区内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资源,与哈尔滨商业大学共建全省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基地,打造系列实践课程。 2022年暑假以来,全区15800人次在基地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累计1000多个家庭开展亲子学习; 形成研学双师课程典型案例20余个,全力打造行走课堂。
三、创新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引领高质量内涵发展
针对本地区“好教育”内涵不够明确的问题,我们以好班级标准为抓手,以好学校标准为突破口,以好学校标准为突破口以区域教育为重点构建“课程、教学、科研培训、评价”质量提升机制,形成螺旋式质量提升路径,引领区域教育内涵发展。
1、聚焦活力高效好课堂,打造好课堂标准
以课堂观察为载体,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建立“课堂观察双主体行为评价量表”,形成“课堂案例研究流程”。 通过对“双主体行为”的观察、评价和数据分析,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有效落实,逐步提高一堂好课的标准。 同时,通过《大单元教学设计指南》,围绕核心任务,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学”的融合。评估”,建立区域系列教学操作系统。 改进并提供保护。
2、聚焦特色好学校,打造好学校标准
依托“特色学校创建”,以《学校章程》为抓手,从特色定位、课程建设、体系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明确好学校的标准,形成评价中小学特色学校指标,指导学校整体改革。 哈尔滨新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学校“一校一章程”全覆盖,规范了校长岗位职责、标准化工作流程、科学管理方法,成为提升基层办学水平的成功典范。区域能力治理。 随着“新品牌学校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启动,围绕新品牌附加值逐步确立“好学校”新标准,形成中小学分层发展格局区内学校逐步形成规模。
三、聚焦高质量均衡发展,打造区域优质教育标准
在创建优质均衡教育目标指引下,该区实施中小学教育综合水平发展评价改革。 哈尔滨新区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基础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全覆盖、成果应用与监督改进全融合的地区。 。 一是建立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 二是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 三是建立“多元评价方式”; 四是制定《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目标管理方案》,将评价结果使用与监督紧密结合起来。 推动办学质量提升。
目前,哈尔滨新区已完成三年阶段性最终评估。 新品牌学校和新品牌培育学校继续领跑并保持高位提升。 薄弱学校奋起直追,推动底层提升。 各学校综合教育水平普遍提升。
4、创新构建协同教育机制,打造优质教育生态圈
针对本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哈尔滨新区着力优化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构建优质均衡的基础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打造高水平、高水平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质区域教育生态。
一、改革公办幼儿园运营模式,弥补新地区教育最大短板
只有一所公办幼儿园,是哈尔滨新区成立之初的教育“一大短板”。 为突破这一发展瓶颈,全区实施改革,探索公办幼儿园运营模式,目前已建成公办幼儿园25所。 改革过程中,一是建立了幼儿园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管理机制。 政府出资委托高校负责运营或通过招标引进知名品牌学前教育机构,形成多元化幼儿园运营格局,解决新区公办幼儿园数量和质量不足的问题。 存在质量差、人员短缺等问题。 二是建立幼儿园建设多星级评价机制,聘请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建立“幼儿园自我评价、专家评价、社会参与评价”相结合的多星级评价方式。 三是建立“三自主一激励”保障机制。 落实公园管理自主权、人员自主权、经费自主权保障机制,开展基于星级的质量激励。 四是实施“五个一”质量提升工程,建机构、建强队伍、形成集群、引进一批品牌、搭建平台,不断提升园区办园水平。
三年来,哈尔滨新区累计投资5.14亿元,新开办公办幼儿园25所,新增幼儿园名额7000个。 目前,全区共有公办、民办幼儿园85所。 广覆盖、有基础、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哈尔滨新区“市民互促、育幼互联、协同创新”的学前教育发展新生态圈逐步构建。
2.改革学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
针对原有学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招生需求、原有学位建设方式跟不上发展速度等问题,哈尔滨新区启动了学位建设和保障机制改革。 一是形成优化的教育空间布局方案; 二是建立学位建设联合评审制度; 三是建立学位建设的组织保障机制。 四是形成优化的学校设计建设标准。 面向未来,该区将高标准规划,建设高质量一流学校。
截至目前,哈尔滨新区累计投资10亿元,建设新区花园小学、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新区学校等9所中小学和17所幼儿园,新增学额24930个。 预计完成投资约11亿元。 8所中小学、12所幼儿园建成后,可新增学位25945个。 到“十四五”末,计划总投资27亿元,新建或扩建各类学校、幼儿园59所,新增学位4.9万个。 ,有效弥补了区域内优质学位供给不足的短板。 为确保哈尔滨新区学校“开放、优强”,该区目前已引进14所优质名校入驻,并与17所基础教育名校、知名大学、幼教品牌签署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作者王源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政府副区长)
《人民教育》2023年18期,原题《哈尔滨新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创新实践》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据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35亿辆,新注册登记汽车更是连续十年以每年超过20...
讯 www.yule.com.cn 法国当地时间5月18日,第77届戛纳电影节于首周末举办贾樟...
昨天,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
本周五,楼市迎来诸多利好,四项重磅政策同时出炉,包括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
了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10亿元;兴业消费金融分别发行了三期金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