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虎网手机版

大额存单走俏部分银行存在“捆绑销售”存款利率持续下行

2023-08-03 19:11:13 來源: 搜虎网 作者:搜虎网

  

大面额存单受青睐,部分银行“捆绑销售”

存款利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保本保息、高收益、大额存款的可转让大面额存单受到青睐。 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部分银行营销人员在配发大额存单的同时,要求客户购买一定比例的定期存款或理财产品。 专家警告称,此举可能损害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张家林

大额存单销售火爆

今年以来,存款利率持续下行,但部分城商行大额存单利率仍可达3.2%至4%,成为投资者的“宠儿”。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银行网点发现,账户经理均表示额度紧张,需要提前预约或快速抢购。

“我们银行的大面额存单每周一放量,一早就需要通过手机银行抢购,很多客户都在等着抢。与普通定期存单相比,利率大面额存单的利率会更高,可以提前转账。”北京一家商业银行财务经理告诉记者。

此外,记者注意到,如果有新客户或大额资金入账,部分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可能会更高。 “三年期大面额存单,若有新资金进来,5万元以上利率为3.2%,100万元以上利率为3.25%。” 东莞银行中山支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部分银行需要放置其他产品

“现在买大额存单也需要‘分销’?还得搭配其他产品才能有购买的地方。” 小萌在社交平台发帖抱怨。 评论区有网友表示:“我们银行只按照1:1的比例发放大额存单额度,不卖理财的就不给额度。”

记者调研获悉,部分银行工作人员将大额存单与其他定期或理财产品捆绑销售给客户。 通过小孟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联系上了四川银行成都分行的工作人员小殷。 肖寅表示,该行目前的五年期存单利率为4.05%。 “购买20万元的大额存单,需要搭配50万至60万元的理财产品,或者是利率比其利率低0.05%的定期存款。是否不强制要求搭配理财还是定期存款取决于客户的选择。” 他说。

记者致电四川银行成都另一家分行。 该行工作人员还表示,由于额度紧张,客户需要搭配其他产品购买大额存单。 “配售是分行要求的,所有网点都一样。定期存款1:3或者理财1:1。500万元以上可以单独向分行申请,都是大额存单。” 她说。

_宁波各大银行大额存单利率_宁波银行大额存单转让怎么回事

8月2日,记者致电四川银行总行营业部。 该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买大额存单,是1:1来匹配定期存款的。还有其他网点要求1:3。之前我们也有1:3或者当时的情况。” 1:4,现在因为还有几百万的信用,可以1:1分配定期存款。” 当记者进一步询问此举是否是总行规定时,她表示:“相当于银行给了一大笔存单金额,员工需要提取存款。”

小尚告诉记者,他是宁波银行的客户经理。 “50万元大面额存单必须配套50万元定期存款。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2%,大面额存单利率为3.3% ,综合利率为3.25%。” 小商表示,大面额存单的金额很小,而且还有其他银行甚至不能配置定期存款,只能配置理财。

记者致电宁波银行南京分行,该行工作人员表示,购买一张大额存单仅需100万元。 “需要1:1的定期存款才能购买,基本上南京所有的网点都要求1:1的比例,而且上述规定都要求这样操作。” 当记者进一步询问是否是总行规定时,该人士表示:“因为额度紧张,所以总行意味着客户不仅可以购买大额存单,还必须搭配其他产品。”

不利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于捆绑大面额存单产品的做法,招商联盟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合规问题,银行不会有明确的相应要求,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限制。自愿存款的障碍。 “把合适的理财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但乱销售理财产品的做法存在问题,这种做法也不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21年,原银保监会办公厅发文​​提到,保障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银行不得强迫个人和小微企业在开户时购买理财、保险、结构性存款等金融产品或者接受其他金融服务。 不得将账户功能、开户处理时间与客户购买金融产品或服务挂钩,变相强制捆绑销售。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银行工作人员在销售大额存单时会向客户提及其他产品,但他们在朋友圈的宣传文案中并没有写出相关要求。 有投资者在朋友圈看到大额存单利率海报后,向账户经理询问,得知需要“派发”。 此外,多位银行工作人员表示,需要成为新客户才能购买利率较高的大额存单。

从研究情况来看,尚不清楚大额存单“分散”的现象是否普遍。 多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没听说过”。

巨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李建杰表示,存款利率下调,贷款利率也持续下降,而银行需要对实体经济做出适当的利润让步,导致存款利率进一步下降。贷款利率,限制了存款利率水平。 如果发行过多的大面额高利率存单,会导致银行债务成本上升。 因此,银行普遍限制大面额存单数量,以控制整体债务成本。

宁波各大银行大额存单利率__宁波银行大额存单转让怎么回事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 新车降价、裁撤员工,合资车企正努力突围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
广告位
闽ICP备18009233号-1   Copyright ? 2017-2018   
Copyright ? 2017 搜虎网 www.xmsouhu.com 版权所有 搜虎网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