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5 17:00:42 來源: 搜虎网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近10年来“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已吸引全球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 从蓝图到现实场景,从“写意”到“工笔”,“一带一路”倡议已转化为各国合作发展的实际成果,留下了“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成果”。世界各地的纪念碑”。
7月12日,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前院长马凯硕在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全球基础设施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关系等热点问题解读。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12日,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前院长马凯硕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一带一路”关系等热点问题解读。
中新社记者:“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有10年了。 您如何评价“一带一路”倡议过去10年的发展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马凯硕:“一带一路”倡议受到世界各国欢迎。 世界各地许多重要基础设施项目都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建设的。 事实上,各国都可以自由选择是否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而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签署了合作文件,这说明各国都看到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价值。它的。
如果你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进行民意调查,请记住,只有 12% 的人生活在西方,88% 的人生活在西方以外。 我毫不怀疑,88%的人中的大多数都会对“一带一路”感到满意,并愿意在“一带一路”下做更多事情,所以我认为该倡议是成功的。
“一带一路”倡议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反对或不愿参与。 但我认为一些西方国家必须认真反思,不参与“一带一路”是否明智。 我们正在进入世界历史的新时代,在多文明、多极化的世界里,西方必须学会如何更好地与88%的人合作。 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效仿。
7月12日,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前院长马凯硕在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全球基础设施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关系等热点问题解读。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中新社记者:您指出,西方与非西方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将影响未来的全球秩序。 解决方案之一是通过多边机构搭建桥梁。 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什么作用?
马凯硕:我希望西方能够反思自己未能成为非西方国家的发展伙伴。 专栏作家马丁·沃尔夫本周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表示,西方必须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更好的关系,这需要西方承认自己的双重标准和虚伪性。 世界其他国家对西方的所作所为抱有很多担忧,如果西方想要获得其想要的影响力,它就必须认识到其所宣称的道德优越感既不是不受挑战的,也不是不受挑战的。
我同意他的观点,即西方应该仔细反思自己对世界其他地区所做的事情。 尽管他们声称正在努力帮助世界其他地区,但许多西方援助项目并没有起到帮助作用。 事实上,我在《大融合:东方、西方和世界的逻辑》一书中指出,西方向世界其他地区每捐出一美元,就有 80 美分回到西方,只有 20 美分流向西方。剩下的世界。 西方应该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认识到与中国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实际上可能符合西方的利益。
中新社记者:您曾指出,美国、欧盟纷纷效仿中国,推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这是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最好褒奖。 您现在对这个观点有何感想? 还可以补充吗?
马凯硕:我当然相信模仿是最好的赞美形式。 美国和欧洲目前都在努力参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基础设施项目,这是一个积极的进展。 但可悲的是,美国本身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悖论。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但今天的基础设施相当糟糕。 我记得美国总统拜登最近说过,“为什么美国没有一个机场跻身全球前25名机场之列?美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美国不投资自己的基础设施是一个悲剧。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美国不仅投资海外,而且投资国内的基础设施。 首先要让世界相信你在基础设施方面做得很好,投资自己的基础设施,这是我希望美国和欧洲可以向“一带一路”学习的地方。
中新社记者:从美国的“重建更美好的世界”计划,到欧盟的“全球门户”计划,再到G7的“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倡议,不少分析人士认为,相关计划旨在遏制“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 您认为美国和欧洲提出的基础设施计划能否挑战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如何评价这些程序之间的关系?
马凯硕:基础设施建设不是零和游戏。 如果美国和欧洲能够参与实际的基础设施建设,世界将会得到积极的发展。 但美国和欧洲的悲剧在于官僚主义。 他们可以宣布一个项目,但仅仅宣布项目是没有帮助的,更重要的是项目需要交付。 “一带一路”的成功之处在于,从项目宣布到交付的时间相对较短。 在一些西方项目中,可能现在就宣布,但交付需要10年或20年,这已经太晚了。 因此,我认为美国和欧洲应该向中国学习如何在创纪录的时间内交付项目,并立即真正帮助其他国家,而不是要求对方等待几十年才能看到结果。
中新社记者:中方多次表示不会挑战和取代美国。 您在《中国的选择:中美博弈与战略选择》一书中也指出,即使中国的影响力增长,也无意取代美国。 ,发挥全球领跑者作用。 但美国似乎并不这么认为,而是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视为挑战。 您如何看待美方对中方战略意图的误解?
马凯硕:你说得很对,美国对中国试图实现的目标存在很大误解。 我认为美国的主要问题是一百多年来已经习惯了世界第一。 对于美国来说,接受自己可能成为心理学第二的事实是可怕的。 这也导致美国阻止中国成为世界第一。 偏执狂。 但事实上,美国和中国可以双赢地共同努力,世界其他国家也将从两国的合作关系中受益。 我们面临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和潜在金融危机等全球紧迫问题。 所有这些全球性挑战都需要美国和中国共同努力。
7月12日,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前院长马凯硕在京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 全球基础设施计划与“一带一路”倡议关系等热点问题解读。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中新社记者:一段时间以来,“去风险”取代“脱钩”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热词。 西方政界和学术界一些人士认为,“去风险”并非“脱钩”。 过度依赖中国,但中方对此并不认同。 您如何看待西方提出“去风险”的意图和影响?
马凯硕:我想说,“去风险”听起来比“脱钩”更好,但当你想了解各国在做什么时,重要的不是他们说什么,而是他们做了什么。 比如,美国财长耶伦访华期间就认为不应搞“脱钩”。 她首先要做的就是取消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的关税,因为这些关税是“脱钩”,而不是“去风险”。 事实上,关税不但没有给美国带来好处,反而损害了美国工人、消费者的利益,损害了美国的竞争力。 如果你说不打算“脱钩”,那么合乎逻辑的做法就是取消关税。
美国将在去全球化的世界中遭受损失。 东亚国家之所以在过去30年快速发展,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所说的那样,“敢于在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遨游”。 东亚国家已经进入全球化的海洋,全球化有利于东亚。 这就是美国应该做的,确保继续参与全球化。 是美国发明了全球化的概念,是美国向世界传授了全球化的优点,令人悲哀的是美国放弃了它的主张,而事实上它已经成功了。
中新社记者:我们注意到,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总是将“一带一路”倡议与所谓“债务陷阱”联系在一起。 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马凯硕:我认为幸运的是,一些美国和西方学者在学术同行评审论文中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明“一带一路”倡议不是所谓的“债务陷阱”。 无论如何,“债务陷阱”一词是对第三世界国家智慧的侮辱,是西方显示“优越感”的一种方式。 西方正在展示“我们比你们第三世界国家聪明”,“你们很愚蠢,签订了债务陷阱协议”,“我们很聪明,没有签订债务陷阱协议”。 这是对世界80%以上人口的侮辱,这种道德优越感应该被西方抛弃。 西方国家需要学习谦逊的重要性,我认为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学到的。
中新社记者 黄玉琴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据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35亿辆,新注册登记汽车更是连续十年以每年超过20...
讯 www.yule.com.cn 法国当地时间5月18日,第77届戛纳电影节于首周末举办贾樟...
昨天,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
本周五,楼市迎来诸多利好,四项重磅政策同时出炉,包括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
了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10亿元;兴业消费金融分别发行了三期金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