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5 12:04:39 來源: 搜虎网
随着2023年市场形势慢慢下滑,近期A股与港股“混双打”的现象,无疑让不少投资者更加关注跨年投资策略。 不少基金经理认为,当前市场存在结构性产品“最后一滴”的特征,或可能与公募机构跨年调仓套现强势股有关。 投资者在关键时刻还是应该锁定质优价廉的筹码。
多只基金全年业绩回落
主题股走强被视为弱市的显着特征,如今市场变化的信号更加明显。
在已经到来的“年末”行情中,上周A股和港股上演“混双”,迫使不少基金经理交出了几乎一整年的收入。 例如,北方某公募产品截至12月初仍有13%的正年化回报,但上周该基金净值大幅回撤,年内亏损近4%。 该基金披露的数据显示,其正收益全部集中在今年一季度。 尽管二、三季度净值出现一定损失,但12月初的小幅行情反弹仍为其净值“保驾护航”。 最终无法阻挡的是上周A股和港股强势股的回调,也导致了全年利润的损失。
对于港股主题基金产品,基金经理在年末“亏本”的情况并不少见。 由于上周博彩股大跌,华南地区一只港股主题基金也“失血”明显。 以腾讯控股、哔哩哔哩等为代表的游戏股意外下跌,也导致一些原本年化回报率达到10%的港股主题基金在关键业绩考核周期即将结束时濒临亏损。 。
上周市场的意外调整,也让基金经理更加珍视的“三年长期业绩”受到考验。 “三年长期业绩”被认为是基金管理人长期经营能力的体现。 记者注意到,虽然不少基金经理过去一年的业绩表现比较低迷,但三年业绩仍然有可观的正回报。 以上海某公募所拥有的产品为例。 本月初,该产品近三年业绩仍有5%的正回报。 经过上周市场的变化,该产品的长期业绩也由盈转亏。 一定程度上,长途业绩损失对基金经理的心理影响可能比2023年的负面业绩还要大。
除夕仓位调整瞄准超卖轨道
业内人士认为,年底A股市场变化较大,新年期间公募机构明显调整仓位,这或许也预示着新的机会即将到来。
“近期的市场调整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热门赛道强势股的下跌,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2024年机构仓位可能倾向于配置在已经全面下跌的非热门赛道。” 华南某基金经理认为,弱市中强势股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可以观察市场的变化逻辑。 在当前的除夕节点,当机构重仓持有的强势股出现较大跌幅时,可以判断公募基金正在优化仓位。
记者注意到,资金密集持有的游戏、数字经济、军工等热门赛道也在年底出现了调整,而消费、锂电池、化工材料等相对冷门赛道则表现强劲。 例如,近期A股市场重点关注的化工材料中的PEEK材料板块。 上周继续吸引资金布局,部分基金经理也因提前布局而收获意外惊喜。 作为具有周期性特征、对经济复苏敏感的板块,化工材料明显走强,其中与电子制造、半导体、医疗相关的PEEK材料,或者反映经济复苏的先行指标逐渐走强。
中欧基金认为,由于经济进一步改善的时机仍存在不确定性,均衡配置周期性板块和防御板块更为有利。 近期可重点关注以下几类行业:一是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对经济复苏高度敏感的周期性行业。 这些行业的公司在利率较低的背景下也更受欢迎; 二是估值大幅调整的周期性行业,非必需消费品、医药等本已具备较高安全边际的行业,尤其是有能力开拓海外市场的消费品公司; 此外,具有向上拐点的周期性行业,如半导体、电子板块,以及科技板块,已经具备估值高性价比的新能源等。
明年市场还有机会回暖
有基金经理认为,2024年是A股新一轮市场行情的起点,港股可能会比A股更早见底。 明年A股市场的核心将是业绩股而不是热门概念。
摩根士丹利基金人士表示,今年11月工业增加值增长、社会零售增长等数据均为正值。 尽管基数较低,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部分地区的供需状况正在改善。 今年以来,A股市场对国内经济的反应屡屡发生。 年初对经济的过度乐观,已经逐渐演变为当前对经济的过度悲观。 今年以来,投资者对中长期经济问题的讨论较多,问题已充分暴露,定价可能更加充分。 未来一旦数据再次企稳反弹,市场的积极反馈也可能会超出预期。
“2023年市场只剩下最后一个交易周了。总体来看,2023年A股市场将大幅下跌,市场赚钱效果不佳,很多投资者都会遭受损失。但仔细想想,反过来说,2024年的市场基本面也更加清晰。” 前海开源优质领先基金经理杨德龙认为,当前市场走势偏弱。 一方面,大盘跌破3000点后,多头信心受挫,导致市场出现缩量调整; 另一方面,临近年底,一些投资者提前兑现了全年利润,也出现了一些获利了结的情况。 毕竟今年有些板块和个股上涨了。
他认为,总体来看,今年市场偏向主题股和概念股,业绩优秀的公司调整幅度较大。 自2021年2月不少优质股见顶以来,市场调整已近三年。 从调整时间来看,已经比较充足了。 因此,2024年市场或将迎来较好的复苏机会。从调整幅度来看,不少优质个股已较高点折价30%至40%,有的甚至更低。 这是布局好公司的最佳时间窗口。
对于2024年的港股市场,杨德龙也认为也有相当大的机会,甚至可能比A股表现更早,因为港股在牛市中多次先于A股见顶,先于A股见底。 A股进入熊市。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据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35亿辆,新注册登记汽车更是连续十年以每年超过20...
讯 www.yule.com.cn 法国当地时间5月18日,第77届戛纳电影节于首周末举办贾樟...
昨天,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
本周五,楼市迎来诸多利好,四项重磅政策同时出炉,包括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
了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10亿元;兴业消费金融分别发行了三期金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