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虎网手机版

俞孔坚:“美丽的”丑陋的“真实”

2023-08-18 23:00:49 來源: 搜虎网 作者:搜虎网

  

于孔健拥有多重身份和头衔,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景观建筑》主编、《土人设计》创始人、 “海绵城市”的开创者……但他更看重的是自己作为一名教育家、环境美学倡导者的使命。 自从回国建立北京大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以来,他一直奔走呼吁在中国建立风景园林学科。

余孔健的采访发生在一个安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进他的办公室,光线在绿植间跳跃,让他的眼睛充满了活力。 他刚从云南大理考察归来,身上穿着一件颇具标志性的红色毛衣,与他久经阳光晒后又黑又红的皮肤相得益彰。 他雄辩、阳刚、自信、敏锐。 他用“美”、“丑”、“真”、“假”来告诉记者他的所见所想,一如他笔下流露出的“爱与恨”。 《风景建筑》编辑部的同事形容他是“愤怒的爱”。

你为什么生气? 或许,诗人艾青的那句“因为我深爱着这片土地”,正是喻孔健的心声。 作为浙江金华人,同时也是海归,喻孔健也许有着和艾青类似的情感,充满了对祖国、对故土的深沉的热爱。

怀旧之情

俞孔坚的犀利言语,只是为了传播一种“真、善、美”的理想。

他口中的“真、善、美”是基于生态文明对景观的综合评价标准。 事实上,景观应该基于生态过程并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好处是景观应该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服务。 美在于景观应该唤起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与自然产生的情感。

俞孔坚对未来景观的期待是“真、善、美”的和谐。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的重要决策。

建设美丽中国,喻孔健认为风景园林可以在其中发挥三重作用——规划美丽格局、构建美丽形态、培育美丽行为。 他认为,要形成自然与人类生存空间的和谐格局,就必须划定人与自然的界限,在国家、城市、乡村和社会中自上而下地规划和设计人与自然的关系。甚至街道。 他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为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明智保护和开发提供了科学的空间规划依据。

“要构建美丽的形式,我们必须创造有深度的形式。” 俞孔坚强调,深层形态是人类基于健康生态过程的美好愿景和设计,是在生态基础上构建人类欲望而产生的。 形状。 于孔健将深层造型的概念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广东中山綦江公园是他回国后的第一个项目。 他一改以往拆除重建的做法,充分利用公园场地内废弃的老造船厂,将其改造成具有现代功能的景观,在城市工业化阶段留下一段“怀旧”。 此后,他为沉阳建筑大学设计了校园稻田,展现了丰收的美好。 在秦皇岛汤河工程中,他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河漫滩的植被和栖息地,只设计了一条近500米长的红色长凳供人们休息和使用,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最小的干预。 和谐共生。 这种体现健康、生育力和活力的可持续景观,正是于孔健所说的深刻的造型。

“培育美丽行为,需要人们到自然环境中去认识、认识自然,从而建立绿色、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实现环境之美。” 于空健说道。

正如恩格斯所说,人本身是自然的产物,在环境中发展并与环境一起发展。 于孔健认为,“这也从另一个意义上体现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

离开浙江省金华市东峪村后,40多年来,喻孔健走过许多国家和地区,但家乡始终是他牵挂的地方。 怀旧是喻孔健的灵感源泉。 曾经,家乡的山山水水让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 他在那片有着悠久历史血脉的土地上不断发现和认识祖先隐藏在岁月深处的智慧,并将这种智慧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 在当代中国和世界。

_魔法美丽师世界俞孔坚简介_美丽魔法师2011

于孔健

于空健是幸运的。 改革开放给了他出国的机会,找到了恢复心中桃花的方法,“修改写在地上的文章”。

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与世界的融合更加深入、更加有效。 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无数深刻改变中国和世界的海外人才。 他们是国家建设的栋梁,是改革创新的先行者。 在开国之初的阶段,他们主动或被动地成为历史的创造者,但历史总是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性。

导航

进入北京林业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以下简称“北林”)学习是一次偶然。 当他考入园艺专业时,于空健对这个专业知之甚少。 但渐渐他发现,“原来园艺是这样一门高雅的艺术,融合了诗歌、建筑、园艺等人类文明的精髓。” 当时他心中充满了敬佩。

毕业后留校任教,于空健也走上了园艺之路。 但此时,他发现家乡的环境正在被破坏。 在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许多城镇因过分追求速度而盲目规划、无序建设,造成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严重。 目睹工业化带来的生态恶化,喻孔健时常陷入深思。 他问自己:“世界上有没有一门学科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

_魔法美丽师世界俞孔坚简介_美丽魔法师2011

在全国林业院校进口图书教材中心的橱窗里,他看到了生态规划之父伊恩·麦克哈格的《设计与自然》一书。 将打开一个窗口。

该书出版于1969年,是在当时西方国家面临的城市化和环境危机的背景下写成的。 麦克哈格在书中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和区域景观规划,并指出解决当前危机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本书开拓了我的视野,把我对园林的认识拓宽到整个人类生存空间的维度,也让我看到了这门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多年后,俞孔坚在北京大学任教时,也把构建宏伟愿景作为风景园林人才培养的核心。

1992年,喻孔健怀着对这一学科的向往,远赴美国,就读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

美丽魔法师2011__魔法美丽师世界俞孔坚简介

留学时的喻孔健(后排左二)

自1900年哈佛大学开设第一门风景园林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LA)课程以来,美国风景园林学科和教育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 留学期间,于孔健与景观与区域规划、景观生态、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学者一起学习和研究,经常在学校走廊里见到McHarg、Pete Walker等当代知名学者和设计师。 接触学科前沿,与大师交流探讨,西方先进思想与东方本土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设计理念的形成,塑造了他的宏观思维模式。 他开始对风景园林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俞孔坚始终关注中国的建设发展和大规模快速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变化。 同时,他也看到了工业化进程给美国生态环境带来的副作用,比如土壤污染、水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巨大的影响让他再次陷入沉思,“中国已经进入了美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阶段,这一系列做法是否在重蹈美国的覆辙?国内认为先进的工业发展模式是否只需要反思、批判和改变?

此时的俞孔坚认为,风景园林学是当时中国急需的协调人地关系的学科。

他在《生存的艺术》一书中引用了风景园林教育家佐佐木的一句话:当前,风景园林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向一个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领域,另一个则导致表面装饰的浮夸。

魔法美丽师世界俞孔坚简介__美丽魔法师2011

喻空剑毫无疑问选择了前者。 他对风景园林寄予厚望。 他希望当代风景园林能够承担起面对全球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生态危机、文化认同危机、精神信仰缺失的责任。 重构“天地人和谐”的重任。

打开

1997年,于孔健回国。 回家后,他决定做三件事。

加盟北京大学,创办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培养具有远大视野的景观设计人才; 创办高端学术期刊《风景园林前沿》(简称LAF,高等教育出版社)并担任主编,促进国内外风景园林研究者的学术交流。 创办北京土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承担国内外重大规划设计项目,前沿设计研究理念的实际应用。

于孔健认为,北大新学科的设立、新知识理念的传播,是北大“常新”传统的延续。 他要打破休闲休闲的传统贵族审美情趣,以绿色、低碳、健康、环保的理念打造新的审美观念,培养一批具有景观设计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和能力的新青年。为中国奉献创新精神。

然而,学科的创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回国后,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为基础,经过六年的探索和筹备,成立了北京大学风景园林研究院,正式启动风景园林专业教育。 当时,中国还没有国家认可的正规风景园林专业。 2010年,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的成立,为景观设计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学科发展平台。 如今,学院已迁入新落成的园林建筑大楼。 20年来,已有1100多名研究生从这里毕业。 他们奔赴世界各地,用行动诠释风景园林的价值和意义。

为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播新思想,于孔健决定创办一本开创性的期刊,能够开启风景园林学术动态和实践项目的交流。 可以表达不同的想法。 继出版《风景园林》系列学术著作后,2013年,中英双语期刊《风景园林》正式创刊。 2015年,该杂志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传播类年度荣誉奖。 该奖项评价:这是一本在中国景观设计的背景下走得更远、看得更高的期刊(一本远远高于我们在中国景观设计讨论中看到的出版物)。

_美丽魔法师2011_魔法美丽师世界俞孔坚简介

于孔健举办“景观建筑前沿”(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摄影|黄慧晶

办学的目的是传承和发展思想,而创办“土人设计”则是应用和检验知识理念。 “合理吗?能被社会接受吗?真的能发挥作用吗?” 同时,《土人设计》也为期刊的成长和学术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

_魔法美丽师世界俞孔坚简介_美丽魔法师2011

回国后,于孔建带领团队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深入理论研究并运用于实践。 他批评“城市化妆运动”,反对浪费、缺乏人文和环境意识的大型公共建筑,质疑缺乏土地伦理和系统科学指导的城市规划设计和河流整治项目。 他主张“一步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以新伦理、新价值观为基础的新伦理、新价值观,倡导“大脚美学”,提出生态优先的“负面规划”理论,强调保护对现有重点自然文化遗产和具有战略意义的游憩资源,尽快划定保护底线,希望遏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趋势。 他与市长交谈,写信给各级决策者,希望影响他们改变相关政策,扭转传统规划造成的生态破坏。 他关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建议推动了国家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和生态红线划定的进程,他的理论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国家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和一大批城市建设规划中。

然而,有形的政策很容易制定,但无形的障碍仍然存在。 羽空剑知道,想要突破这些关卡,是很困难的。 他成为景观界颇具争议的人物。

但批评和质疑并没有阻止于空健前进的脚步。 他依然走在青泥上、夜里走在青泥上,执着地践行着自己的理想。 幸运的是,于空健的坚持和杰出贡献也为他赢得了类似的荣誉。 仅近年来,他就先后获得景观设计和景观建筑领域的最高荣誉——杰弗里科爵士终身成就奖、生态哲学和生态文明领域的最高奖项——科布公益奖。

共识

“中国的风景园林一定会是世界的风景园林。” 于孔健在2006年美国风景园林师年会和第43届世界风景园林与风景园林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将此作为自己的志向。 此后,他开启了风景园林的“全球讲学之旅”,在多个国际场合发表演讲,致力于向世界传播中国风景园林的声音。

于孔健说:“近年来,来自中国的基于自然的设计模式走向了世界,海绵城市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成为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国智慧。”

于孔健告诉记者,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气候温和的欧洲国家出现严重洪涝灾害。 但由于欧洲大部分城市都是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城市基础设施,这些灰色基础设施缺乏复原力和复原力,很难实现洪水的自我调节。 2013年以来,海绵城市(Sponge City)理论在我国各城市的规划实践中得到更加大力的推广。 这种做法的传播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并在世界许多城市的建设中被积极采用。 国际学术检索系统中有大量关于海绵城市的论文,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和海绵城市的研究成果也是外媒争相报道的热点话题。

于孔健设计的部分项目。 1. 秦皇岛汤河公园 2. 金华燕尾洲公园 3. 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 4. 泰国曼谷巴尼亚基蒂森林公园

早在2003年,于孔健、李迪华主编的《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沟通》就提出了“海绵”的概念,指出河流两岸的天然湿地就像海绵一样,具有蓄洪和保水的重要性。 影响。 此后,俞孔坚系统提出并构建了海绵城市的理论和方法,探索运用生态原理和景观设计方法进行城市防洪和雨洪管理,建设水韧性城市,开展生态水净化和生态修复。工业荒地。

同时,他将海绵城市的理念付诸实践。 在天津桥园公园项目中,他利用简单的填挖技术,形成了泡沫状的生态海绵。 通过收集酸性雨水改良碱性土壤,使废弃的盐碱地成为自我繁殖的生态系统,同时形成充满活力的城市绿地。 该项目当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典范奖,随后荣获2009年世界建筑节全球最佳景观奖和2010年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荣誉设计奖。 类似的海绵工程在秦皇岛滨海生态修复、哈尔滨群力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泰国曼谷巴尼亚基蒂森林公园等多个项目中都有实践。

于孔健设计的部分项目。 5. 哈尔滨文化中心湿地公园

于孔健表示,很多人认为海绵城市源自西方LID(Low-Impact Development,低影响发展)理论,但实际上海绵城市源自中华农耕文明的生态智慧,是适应中国复杂的地理和气候特点。 该系统是基于我国悠久的水文化底蕴,融合现代雨水管理技术和生态城市思维而形成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 “中国有五千年与自然相处的实践经验,这些以生命为代价总结出来的文化遗产,通过当代科学技术提炼出来的,正是生态文明时代迫切需要的知识。这就是中国可以为世界提供智慧和经验。”

2015年,《景观设计》策划制作了以“海绵城市”为主题的整期。 俞孔坚在序言中引用老子的“道无为而无为”来阐释海绵的哲学,即以自然为最高原则。

《风景园林》每一期都会围绕这样一个鲜明的主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近两年,选定的主题涵盖“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与景观实践”、“跨景观本土化”、“全龄友好包容城市”、“气候变化与韧性人居环境”等。 《风景园林》作为系列教材,聚焦行业热点问题、先进理论和前沿实践,拓展公众对风景园林的认识。

“现在,公众对Landscape(风景)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视觉美感,风景园林也不再仅仅被赋予‘为人们装饰土地、娱乐的艺术’的功能。人们开始站在科学视角重新认识景观,共识已经逐渐形成。” 于空剑的脸上满是笑容。

哪里有共识,哪里就有共同行动。 于孔健希望通过《景观设计》形成世界范围的共识群,促进设计理念的更新和传播,促进文明的发展。 多年来,他欣喜地看到,随着期刊的不断发展壮大,不同领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和深入。 该杂志打破了东西方的壁垒,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者参与其中,促进了世界风景园林界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近几期《风景园林》邀请了该领域优秀的中外青年作家担任客座编辑(Guest Editor),“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主人翁感和归属感,更有利于推动共识的形成”世界各地的团体。”

对于期刊未来的规划,于孔建表示,需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才,让期刊更加国际化、学术化。

人才是永恒的话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俞孔坚也对新时代的景观设计人才有着自己的期许,“要构筑宏伟的愿景,一方面要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能够系统地认识宇宙、地球、起源和发展”。生命的进化,人类的文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们必须保持危机意识,思考如何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并系统、全面地设计物质空间,在当代科学、艺术与现实环境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展现人类当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于空健坚信,视野一旦打开,总会有后来者实现共同的理想,找到心中的天堂。 (本报记者 季欣)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问题有待深入思考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
广告位
闽ICP备18009233号-1   Copyright ? 2017-2018   
Copyright ? 2017 搜虎网 www.xmsouhu.com 版权所有 搜虎网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