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0 14:06:50 來源: 搜虎网
[关键词] 教育权力; 一流大学; 使命责任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 高等教育对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作为高等教育“第一方阵”的一流大学,必须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立足“两个大局”,心系“伟大的国家”,全面深刻认识“两个大局”的重大意义,教育强国的主要方向和核心职能。 准确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的根本目标、根本任务和基本路径,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肩负“领跑”使命,做出“领跑”贡献,贡献第一力量建设一流大学,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牢牢把握“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加强党对大学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共产党创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充分证明,党在大学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决定高等教育能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得到了全面加强。 新形势下,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根本,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把握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以政治建设为基础、思想建设为根本,用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大学建设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院校。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和坚强有力的阵地。
吉林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战乱时期创办的为数不多的红色大学之一,具有鲜明的红色基因、红色情怀、红色精神,涌现出一批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祖国的红色教育家和科学家。和学校。 学校的发展始终坚持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 从白求恩精神到黄大年精神,是共产党员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吉林大学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吉林大学党委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批示和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队伍代表的重要回信把国家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制定了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行动计划。 充分发挥作为黄大年精神诞生地的优势,把爱国主义、报国志、强国征程融入祖国改革发展伟大事业,融入建设世界的使命中国特色一流大学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跨越。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和发展的新阶段。 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民族复兴做出了贡献。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双一流”建设最根本的是培养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担当起重任的人才。担负起重要责任,确保党的事业接班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立足长远,注重人才。 高校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立志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自主培养人才,培养家国情怀为国家。 新时代的建设者。
突出培根灵魂建设的关键,形成特色的“大思政”教育格局。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吉林大学党委将“构建具有吉林大学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写入学校党代会报告,进行全方位部署,突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地位。 学校不断丰富“大思政”建设内涵,印发了《新时代吉林大学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经常参加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座谈会。 坚持以思想政治课为重点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重点学科,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重点院校,推动思想政治建设理念、师资、教材、机制、环境等方面创建卓越。 形成思政课与思政课同向而行、齐心协力的“大思政”格局,形成全校齐心协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讲授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认真对待政治课,学生积极学习思想政治课。
拓展学科教育功能,提高自主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科技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吉林大学坚持把学科综合优势转化为学科交叉建设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吉林大学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培养,集中优势、倾斜支持、精准发力,构建以数学、物理、科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体系,化学和生物学; 以考古学、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为基础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 以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与仿生工程、电子科学为基础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以技术、地质资源、地质工程为基础的工程集群体系; 以人畜共享医学为基础的生命健康大学科体系。 持续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加大科学与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之间、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深地与深海、国家安全等领域以工程、区域国学等前沿领域为重点,布局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形成未来学科人才培养优势,打造未来战略增长点。
聚焦文化强国战略,建设具有时代精神的教育文化。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其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吉林大学牢牢把握“红色”和“专业”精神内核,继承和发扬先辈们的“北上精神”,教育引导师生融会贯通的精神内核和思想精髓以党和国家为己任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凸显文化传承和创新育人新成果。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推动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抓好农业种植、养殖、盐碱地治理等,提供“吉大方案”。 在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精神血脉方面,要继续学习宣传白求恩精神、黄大年精神、北上精神,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承的有机结合,逐步培育形成独特的“吉林大学精神”,将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文化强国,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牢牢把握“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核心职能,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与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高等教育特别是一流大学更高的责任和使命要求,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一流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中心、服务发展的源泉,必须坚持教育、科学“三位一体”和技术、人才,全面深入服务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打造新优势、提供新动能、开辟新赛道,为高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聚焦科技强国战略,打造高水平成果、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全球科技创新进入新的集约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创新格局。 这不仅对高校深度参与创新驱动战略实施、通过协同创新激发内生动力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创新学科发展范式、探索新的科研模式提供了新机遇。 吉林大学立足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定位,加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和高水平科技赋能,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 扎实推进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吉林分中心建设,牵头建立东北地区首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开展月表采样区月壤力学性质反演、嫦娥五号月面返回样品等项目研究,在模型任务研制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月球撞击坑智能识别和年龄校准方面,他在我国首次建立了基于自动识别方法的准确的月球撞击坑数据库。 《金代祭祀长白山寺庙遗址》研究报告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为维护长白山领土主权和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利用最新的古基因组技术,成功获取了中国新疆最早的古人类基因组数据,在新疆史前人类冰雪旅游的起源和形成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冰雪旅游场馆装备与智能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作为冰雪旅游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冬奥期间中国冰雪经济发展指数报告”;生物考古实验室被批准为我国首个考古领域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试点实验室。
聚焦人才强国战略,集聚高层次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吉林大学党委牢牢把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作用,坚持党管人才,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坚持“引进来”的工作理念“不招人才,不招人才”,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大学教师,特别是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深入落实“一主五辅”人才引进教育体系,建立具有吉大特色的人才引进教育工程。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黄大年式教师队伍。 三支队伍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队伍”。 同时拥有省级、校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这支队伍成为学校传承黄大年精神的“排头兵”和“教书育人的排头兵”。 领头雁”。
聚焦东北振兴战略,构建一流大学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吉林大学聚焦东北振兴战略重大问题,全面深化校园与区域创新发展合作,推进创新体系建设。 与吉林省及各市(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升级版”校地合作模式。 举办创新发展合作现场推进会、科技服务地方与合作发展大会、产学研用国际合作创新大会等,为创建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产业集群。 与长春市签署推进“六城联动”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与通化市围绕“医、医、参、学、创”五大领域深度合作,共建校属医院白城、松原、梅河、敦化等地。 分支机构医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依托地缘、学科优势,成立长白山资源与健康研究院、乡村振兴产业技术研究院、东北亚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等,联合成立黑土保护利用协同发展联盟,为东北全面振兴积蓄力量。 。
牢牢把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路径,以深化改革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科学完整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师生满意的教育服务质量是大学发展的保障。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一个长期深入的内涵建设过程。 需要遵守规则,长期努力。 在扎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探索中,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内涵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我们要遵循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遵循教育规律,用改革解决深层次矛盾,用创新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走出一条高等教育发展新道路。中国特色进一步凸显,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强有力的行动。
吉林大学坚持蓝图到底,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制度创新为关键抓手,以依法治校为核心重要保障,破除深层次制度障碍,调整转变旧思维,探索新实践路子,构建现代科学的学校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实施“三大工程”战略,积极探索高质量内涵发展的实践路径。 学校围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建设目标,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深入实施“引领工程、平台工程、基础工程”战略,打造“四梁八校”。学校事业发展的支柱”。 其中,“领军工程”重点构建吉林大学特色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切实加强思想领导,大力弘扬吉林大学精神,把工作目标定位在“奋发有为”,努力成为吉林大学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在国内处于领先和领先的发展地位,并取得卓越成就。 要坚强; “平台工程”重点构建良性互动的学科生态系统,主要是优化调整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平台项目建设,打造一流人才队伍。 工作目标定位于“求突破”,力争更多“点”上的突破,带动“面子”上的提升; “基础工程”聚焦构建现代科学学校治理体系,将不断探索现代大学制度的实践路径,不断完善超大规模办学体制机制,创建师生满意的学校结合学校环境,扎实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实施。 工作目标是“补短板”,实现由弱到强。 “三大工程”责任主体交叉、目标定位一致、发展过程相辅相成。 必须统筹抓、整体协调、协调推进、协调发展。
大兴调查研究方式将学校治理效能转化为师生满意度。 调查研究是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吉林大学党委深刻认识调查研究在全党的重要性,锚定主题教育目标任务,把调查研究作为事业发展的集中诊断,着眼学校在立体化、多维度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角色。 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学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深入基层、深入师生,扎实推进“三大工程”、工科集群建设、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文科振兴计划实施。 主题教育有机结合,开展专题研究。 学校领导班子围绕学校改革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和师生反映强烈的难点问题,统筹学校全局,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精心确定研究课题,确保调查研究工作与学校重点任务紧密结合,真正做到研究解决问题、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树立全球开放理念,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 教育对外开放必须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高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吉林大学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在服务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培育学校发展新动能。 为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高质量政策研究平台,东北及东北亚研究院正式成立,并获批国家高端智库。 围绕实施“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高国际学术声誉为引领、服务国家战略为引领”的全球开放战略,依托学校的区位优势和学科优势,优化拓展学校——打造全球级合作网络,充分挖掘世界一流大学、科研机构和国际组织的力量,拓展“一带一路”向北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作者姜志英:吉林大学党委书记】
原文发表于《中国高等教育》2023年第18期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据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35亿辆,新注册登记汽车更是连续十年以每年超过20...
讯 www.yule.com.cn 法国当地时间5月18日,第77届戛纳电影节于首周末举办贾樟...
昨天,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
本周五,楼市迎来诸多利好,四项重磅政策同时出炉,包括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
了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10亿元;兴业消费金融分别发行了三期金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