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8 14:03:59 來源: 搜虎网
1.“教学共同体”的三种模式
(一)综合性“教学共同体”
一体化“教育共同体”,是对一所城市学校和一所或两所农村学校在人、财、物、事等方面进行全面重组,统一法人,形成“一校两区”或“一校两区”。多个区”。 实现同一师资、同步教学、同一培训频率、同一文化、统一考核。 集团办学是一体化“教学共同体”的一种形式。 例如,鄞州区探索了“强势学校+普通学校”、“名校+民办学校+新型学校”、“城市学校+农村学校”等多种一体化办学方式,并设立专项资金集团化办学,专项资金总投资1040万元。 万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从实力学校、名校、城市学校向普通学校、民办学校、农村学校的导入。 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品牌群覆盖率达到50%,优质义务教育覆盖率超过80%。
(二)共建“教学共同体”
共建“教育共同体”主要在县域实施,包括两种类型。 一是将农村学校委托给城市学校管理; 二是形成以城市核心学校为主导,各成员学校资源共享、共同管理、联合教研、文化共生的多所城乡学校紧密结合的教育集团。 评估是捆绑的。 虽然各成员学校保持法律和财务独立,但总体工作由核心学校管理。 例如,宁海县共有“教育社区”学校49对,其中共建“教育社区”学校43对,占87%。 共建“教学共同体”,帮助成员学校超越时空限制,共享核心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质量。
(三)协作型“教学共同体”
协同“教育共同体”是一所城市学校与一所或几所农村学校在不打破原有人员和管理体制的情况下结成的结对联盟。 主要在省内跨地区或跨省对口合作和帮扶领域实施。 。 核心校对成员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项目协作,在学校建设顶层设计、教师交流培训、课堂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等方面提供领导、指导和帮助。 。 宁波市先后与贵州省黔西南州、吉林省延边州、四川省凉山州开展东西部合作。 新疆库车市、西藏毕县、重庆万州区、青海天峻县承担对口支援任务。 此外,宁波10个区县(市)教育局与全省温州、衢州、舟山、丽水10个县(区)教育局结对,推动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
2、“教育共同体”五大战略
(一)完善治理体系,创新运营管理
1.实施综合改革。 2023年,宁波市被教育部批准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它将“教学共同体”建设作为改革的重点任务,提出教研共建、活动融合、资源共享、文化共生的“四个共同”目标。 建立健全“教育共同体”运行规章制度。
2.完善保障机制。 首先是人员保障体系。 宁波市教育局积极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协商,建立健全与“教学共同体”相适应的人员配备和人事管理机制,并认定为“教学共同体”。社区”在职称评定和招聘方面。 乡镇学校教师应当具有农村学校教学经历。 评价、评价和激励表扬的比例要适当向“教学共同体”的核心学校倾斜。 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额时,对“教学共同体”核心学校应适当加薪,这对于推进集团化办学具有重要意义。 对有贡献的教师和干部,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评价、选拔任用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二是经费保障制度。 对团体办学给予适当资助; 设立集团学校发展和对口帮扶专项资金账户,纳入预算管理专项资金,并随着工作开展逐年增加; 制定对中小学的经费保障措施和支持学校考核奖励分配办法。
3.实现治理创新。 市教育局鼓励各地学校创新机制,大胆“尝试新事物”。 针对城市贫困、布局不合理、学校质量和均衡性差异突出、流动人口学校数量较多等问题,余姚市设立6所区级校长学校(龙头学校),探索区级学校社区建设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
(二)加强师资共享,优化流动机制
1.同步师资培训。 宁波市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线上线下开展教师教研培训活动。 线上,各成员学校按照“教师独立备课——教师在线交流——两校教研组同步讨论”三部曲实施同步教研。 线下开展教师发展社区建设。 分批派出核心学校优秀教师队伍到成员学校授课。 “教学共同体”教师培训同步开展。 宁波“教学共同体”各类教师共享2万余人次,针对“东西部合作”、“山海合作”地区培训需求,定制开展远程培训连续6年。 累计超过25万人次参加培训和讲座,实现深度协作、互助。
2.深化双向流动。 “输入”与“输出”相结合的双向教师流动机制,可以有效促进结对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确保至少一名来自优质城市学校的教师到乡镇学校任教,促进教师转型从“学校人”到“团体人”的转变。 两年来,宁波市为凉山州开展远程和现场培训44批,培训当地教师3.26万人次。 凉山州分四批共派出106名教师到宁波市学习。 通过普通教师、骨干教师和学校领导的有序参与,宁波“教育共同体”学校交流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多重共享和互补。
3.优化骨干辐射。 为推动“教学共同体”学校间师徒结对,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教学作用,宁波市设立了名师重点导师工程、名师联合导师工程。 ,以及工作室成员和学生参观名校的项目。 三年多来,依托“师教共同体”等结对帮扶项目,来自宁波城市和优质学校的教师已为农村和贫困学校提供教师1500余名,三年多来,其中800余名校长(副校长)和骨干教师。 。 优秀教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十分显着。 2022年,宁波市奉化区菊井小学教师江世林在凉山州甘洛县富城小学成立“曼陀罗心理教育工作室”,为2500余名学生开展心理评估和干预活动在学校。 受到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三)聚焦课堂核心,提高教学质量
1、共建同步课堂。 围绕缩小城乡差距,宁波市发布区域同步课堂技术指南,建设区域同步课堂网络平台,实现“教学共同体”学校在线授课、在线互动、资源共享等功能区,融合市内先进教育理念和优秀教师教学模式,向结对学校推广。 2022年,全市51所学校参与跨区域“教育共同体”民生实践工程,累计开设同步班500余门,将优秀示范课精准送到山区、海岛偏远学校。
2.优化岗位管理。 “教学共同体”学校对课堂内外作业进行整体设计,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协调,合理调整作业结构,严格控制作业时长,以少而精的任务代替简单、机械、重复的作业。作业更加精准高质量。 开展了大量操作,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形成了独特的经验做法。 余姚市耀江区“教育共同体”分层作业设计在全省作业改革现场会上被评选为典型案例,宁波被评选为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作业改革实验区。
(四)学生跨校互动教育与融合培养
1.区域文化交流。 各个“教育共同体”打破了城乡教育的双重壁垒,实现了“教育共同体”两侧学校文化的共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共赢发展。 定期安排城乡学生集体交流,定期开展劳动实践、体育竞赛,展示实践成果,促进学生共同成长。 例如,农村学校鄞州区塘溪镇第二中心小学,将当地文化竹编技艺输出到城市学校江东实验小学,实现文化融合互补,丰富城乡学生的精神世界。
2、校际短期出国留学。 组织学生参加不定期、短周期的校际“留学”活动,深入体验交流学校在课程、德育、教学、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常态教学实践。回到原来的学校,分享学习经历,接受学校评阅活动的总结和回顾,达到“走出一个,带动一批”和“引进一个,影响一批”的效果,解决问题本土化的学生培养模式。
3、品牌特征研究。 “教学共同体”学校开设特色学习体验班,拓展学生学习平台,让城市学生“下乡”、农村学生“进城”,在课程、德育、教学、文化、沟通等方面。 例如,海曙区镇明中心小学成立了少先队队长学校,并组织党员到结对学校漳水镇中心小学所在的四明山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红色教育。 还开设了主题丰富的少先队班,并邀请结对学校的学生参与体验。
4、创建新的“教学共同体”。 打造全学区“教学共同体”,打造跨学区高中、初中、小学的“教学共同体”。 充分利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色学校资源和课外服务时间,实现学区内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 例如,宁波市鄞江中学是一所知名的艺术学校。 市教育局安排50万元改造资金,以学校为中心向附近初中、小学开展特殊教育,推动各学校利用课余服务时间培养特殊人才,培养形成区域教育和文化特征。
(五)实行捆绑式考核,让学校共生进步
对“教学共同体”和名校群体实行“捆绑式”综合考核。 资助学校(校区)的进步和发展将作为核心学校考核分数的依据。 “教学共同体”考核成绩将按比例计入学校。 发展评价总分对共同进步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加强名校教育集团和“教学共同体”的发展评价和年度考核评价,逐步实现教学科研、学生素养、教师成长、师生交流、共同目标实现等方面的“捆绑”结对援助成员学校。 “形式”考核评价。 例如,对于管理两个校区或班级人数达到36人以上的校长,鄞州区的绩效考核系数可放大1.2倍; 对于管理三个校区或班级人数为48人或以上的校长,可放大1.5倍; 积分 学区执行校长经过一定的考核程序后,可以享受普通校长的职级和考核待遇; 同一教育集团或“教学共同体”的教师根据“捆绑式”考核结果享有统一的绩效考核系数; 首先对名校进行评估。 集团核心学校和“教学社区”的学额将适当比例增加。
三、“教育共同体”未来工作展望
今后,宁波市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础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推出宁波市义务教育“教育共同体”建设2.0行动计划拓展强化“教育共同体”品牌特色。
一是增强共建共享深度。 从课程、师资、教研、课题、校园文化等方面综合发力,促进结对学校共建、共促、共生。 系统开展专业资源建设,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实现精品课程、微课、获奖教学成果等资源共享。
二是提高质量,拓展卓越广度。 宁波市将以义务教育“教学共同体”建设为基础,延伸至学前、高中阶段。 学前阶段以“行为课程”品牌建设为抓手,到2023年底建成111个品牌实践园。高中阶段制定特色化、多元化的办学行动计划将推出形成学术高中-特色高中-综合高中的“橄榄形”布局结构,使各学校在师资成长、课程建设、特色创建等方面各有优势和亮点,实现高水平 品质优良且平衡。
三是扩大品牌推广广度。 深入挖掘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增强资源辐射力和影响力,在学校管理、教学研讨、课程建设等方面开展一系列活动,促进与对口学校在合作中的接触、交流、融合区多渠道,加大先进典型人物和经验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教育共同体”的社会美誉度。
四是强化考核评价。 评估“教学共同体”内核心学校与成员学校的学校绩效指标差异,并将差异评估结果作为学校办学条件、学生作业等“教学共同体”建设评价的关键要素办学质量、课后服务质量、教师奖励等,确保办学关键指标差距进一步缩小。
(李丽为浙江省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级教师,张淼淼为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
《人民教育》2023年第18期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据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35亿辆,新注册登记汽车更是连续十年以每年超过20...
讯 www.yule.com.cn 法国当地时间5月18日,第77届戛纳电影节于首周末举办贾樟...
昨天,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
本周五,楼市迎来诸多利好,四项重磅政策同时出炉,包括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
了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10亿元;兴业消费金融分别发行了三期金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