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6 03:25:40 來源: 147小编
原标题:娱乐新闻上热搜,不是互联网的原罪
互联网平台上,娱乐类话题的关注度高,并不意味着大众认为娱乐类话题比严肃新闻更重要,而是这类话题门槛更低,更能聊得起来。
特约撰稿丨艾川
娱乐新闻频上热搜,“泛娱乐化”被看作互联网科技的原罪。有些所谓专家学者认为,互联网上大量娱乐信息分散了大众对严肃话题的关注度,造成了社会文化水平的下降。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
对娱乐的需求,自古皆然
对互联网“泛娱乐化”的指责,并无新意。每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媒体工具的娱乐应用都会引发类似的指责。
18世纪报纸崛起后,学究们就批评那些肤浅的豆腐块文章破坏了阅读书籍的严肃思考。今后的电影、电视都没有逃过类似的指责。尼尔·波兹曼在1985年出书的《娱乐至死》,更是对电视“疯狂输出”,成了所谓的“经典”。
其实,稍作反向思考就不难理解,不是信息技术的提高松弛了大众“严肃思考”的能力,而是信息技术的进步满足了大众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
人人都花费大把时间进行严肃思考的黄金时代,其实只存在于少数知识精英垄断信息资源的时代。技术不发达导致信息流传的高昂本钱,只能用于生存最重要的信息,绝大多数人都无缘接触。
汉代靠费时费工的竹简生存文字,只有少数世家才气有“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的特权。这些昂贵的书籍,固然不会有多少“娱乐化”的内容。
宋代以后,随着造纸术和印刷术普及,书籍越来越廉价,知识更加普及。与此同时,书籍的内容越来越“不正经”,越来越娱乐化。信息工具的升级,同时满足了大众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和娱乐需求,这是人类文明史的普遍规律。
图/图虫创意
也就是说,信息技术进步并没有让严肃思考的人群减少了,而是让大众的娱乐选择更多了。任何时代,大众更愿意把信息工具用于娱乐,而不是极重的“严肃思考”。
20世纪后半叶,电视作为主流信息流传技术时,大众花费在娱乐内容的时间就远远大于严肃内容的时间。电视以外,还有传统信息技术提供的娱乐方式,流行小说、商业电影等等。
虽然其时没有流量统计、关注度排行的精确手段,但是没有理由认为前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严肃话题”,进行“严肃思考”。
波兹曼把阅读书籍和报纸视为一种更高级的精神生活,无非是对大众流行文化的习惯性歧视。报纸上的娱乐新闻、阅读流行小说、观赏百老汇的音乐剧,并不比看电视剧严肃多少。
娱乐为主,源于大众文化消费习惯
从“娱乐至死”到“泛娱乐化”的痛心疾首,无论出于多么良好的用意,都是一种想固然。
和波兹曼们一样,指责互联网“泛娱乐化”的人认为,如果没有新兴信息技术的“诱惑”,大众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严肃思考”中。
然而,这是毫无依据的想象。他们凭什么认为人们不刷手机,就会转而阅读哲学书籍、研究国家大事等严肃话题、严肃思考?实际上互联网技术崛起后,大幅减少的是打麻将的时间。
指责互联网“泛娱乐化”的社会精英忽视了一个基本领实,那就是大众的娱乐需求一向很旺盛。当初没有把打麻将的时间用于“严肃思考”的大众,现在也不会放下手机迎合严肃口味、高雅品味。
因此,互联网比当年的电视更易受到指责,并不是因为它制造了更多的娱乐消费,而是因为它直白地出现了事实——娱乐为主,是大众的文化消费习惯。
图/图虫创意
这固然不是什么秘密,而是由来已久的文化现象。几乎所有脱销书都是其时的通俗读物,形形色色的“小报”发行量大于严肃新闻的“大报”,艺术电影的票房总是远远低于商业娱乐大片,电视的娱乐节目一直是收视率和人均观看时间的主力。
许知远曾在《十三邀》中对马东发问,“大众文化越来越有一种粗鄙化倾向?”对于年轻人喜欢喧华嬉笑的《奇葩说》,他表现不理解。
马东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说:
1949年前,中国的人识字率没凌驾5%,透过千年历史烟雾的文化和传承都是剩余5%的人留下的。如果你只看到那5%的识字率,你固然认为文化是精致的。今天,人们的识字率为95%。但是,人们内心的娱乐趣味并不因为识字而发生根天性改变。互联网没有改变大众的文化消费习惯,却以精确量化的统计结果出现了大众真实的文化消费,因此更深地刺激了某些社会精英的神经。
娱乐新闻上热搜,不是算法的创造
一直以来,对于“泛娱乐化”的批评和争论从未停止。有人指出,互联网平台热搜的“泛娱乐化”现象也值得警惕,平台作为热搜的管理把关者,应该完善把关机制,筛选优质内容,过滤庸俗信息,不停提高热搜热榜质量水平。
实际上,经常在热搜上看到娱乐新闻,并不即是“泛娱乐化”。这是因为,热搜的结果并不是算法创造出来的,而是用户关注度的一直客观出现。
▲微博热搜机制(图/网络)
对此,微博、抖音曾公开过热搜的形成机制,可以作为参照。
微博热搜主要由热搜关键词和热搜话题两种形式构成,被大量网友搜索和讨论的关键词或话题词可能成为热搜。其中,话题词由用户创建后生成,而社会时事话题的主持人主要是媒体。
热搜算法会综合搜索量、发博量、阅读量、互动量等数据指标,建立搜索、讨论、流传三大热度模型,实时计算综合热度进行排序,生成Top50榜单。
在此之前,也有人分享过抖音热搜的机制:
1. 算法推荐:抖音平台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结合用户兴趣、行为和社交关系等多方面因素,为用户推荐感兴趣的视频。
2. 用户行为:用户在观看视频时,往往会点赞、评论、分享等,这些行为数据会被抖音平台记录并作为推荐依据。
3. 时效性:抖音热搜往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与当下热点事件、节日、流行趋势等密切相关。
可见,热搜榜的内容生产者是用户,而不是平台方。用户以关注度“投票”,平台算法本质上是一个机票器功能的统计工具。造成娱乐新闻上热搜的,是用户的关注度分配,而不是算法工具。
那么,大众的话题关注度排序是否需要干预呢?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必的。社交媒体平台不是新闻媒体平台,基本功能是大众社交,自己的娱乐属性就更高,娱乐话题更容易受到关注也很正常。
根据知微舆论场发布的抖音热搜数据可以看到,今年4月,抖音热搜平均在榜时长前三的内容为:明星热点、企业热点和影视综,其中明星热点平均在榜时长超11个小时,排名第一,不外与排名第二的企业热点时长差距不大。
图/网络
不久前,微博发布《2023上半年微博热搜趋势陈诉》显示,2023年上半年社会热点、娱乐热点、垂直行业热点分别占比30%、40%、30%,尽管各话题相对均衡,但娱乐热点还是较其他内容相对多了一点。
图/网络
值得说明的是,社交媒体平台上,娱乐类话题的关注度高,并不意味着大众认为娱乐类话题比严肃新闻更重要,而是这类话题门槛更低,更能聊得起来。
因为热搜榜是话题关注度排序,并不是新闻重要性排序,不必也不能套用新闻媒体的尺度加以干预。
换个角度看,互联网时代各大平台的流量排行,完全是新的技术环境下新的信息技术产物。这些市场化的信息热度排名,更及时、清晰、全面地反映了老黎民在关注什么话题,这难道不是一种进步?
创作严肃新闻内容的新闻媒体如果希望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就应该提高创作能力,出品质量更好的内容产物,靠实力赢得市场。
强行限制算法新技术的应用,让话题关注度排行的榜单退化为传统的新闻榜单,并不会改变大众文化消费的娱乐偏好。
及时补位,纠正算法不敷
固然,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人工干预提升重大事件的关注度还是须要的。
好比,前段时间颇受质疑的“东北暴雨热搜缺位”事件。微博热搜统计数据显示,东北暴雨时用户到场度相比于此前的河北暴雨锐减了49%、媒体主持的话题数也减少了37%,关注度下降造成了“缺位”。
从算法中立性的角度讲,东北暴雨热搜缺位是用户关注度下降的结果。但是,这样严重的灾害事件确实有“特事特办”的须要。
后来,微博官方也对此事作出回应,表现未来在严重自然灾害、重大宁静事故发生时,会上线“应急工作模式”,对热搜接纳相应的应急干预步伐。
固然,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简直会对社会文化、信息流传产生恒久深刻的影响,不能排除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性,社会各界的观察和监督是须要的。
图/图虫创意
例如,由于社交媒体的强大流传力,造成各种“水军”泛滥,这类言论极易混淆视听,导致信息流传失真,平台有须要加以整治。
不外,无论如何外部监督,都应该认识到技术工具终究是只是内容的载体,而不是内容的生产者,不能随意左右用户关注度的分配。再先进的算法,也不外是对用户行为统计结果的出现。
“泛娱乐化”是人类社会恒久存在的文化现象,并不是互联网的原罪。真的没有须要对娱乐新闻上热搜过度敏感。
1985年波兹曼灰心预言的“娱乐至死”就从未实现,电视的普及并没有“杀死”任何严肃领域。《娱乐至死》的流行,不外是一次乐成的情绪销售。
今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对互联网技术的兴起,感到灰心?返回搜狐,检察更多
责任编辑:
据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35亿辆,新注册登记汽车更是连续十年以每年超过20...
讯 www.yule.com.cn 法国当地时间5月18日,第77届戛纳电影节于首周末举办贾樟...
昨天,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
本周五,楼市迎来诸多利好,四项重磅政策同时出炉,包括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
了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10亿元;兴业消费金融分别发行了三期金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