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 11:29:59 來源: 搜虎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某天,在疗养中的陈云,偶然间听到新来的护士,提到一部热播的电视剧。
剧名为《陈云出川》。
光听名字就知道,这部电视剧讲的就是他的故事。
对此,陈云觉得很惊奇。
他前期对这部电视剧的筹办毫不知情,也从没允许过任何人拍摄他的个人故事。
其时,陈云因为白内障和青光眼,眼睛几乎看不见了。
其日常需要秘书为他读书、读报,来获取信息。
因而,为了搞清楚这个电视剧究竟是怎么回事,陈云要求秘书为他读剧本。
谁料,在听完剧本后,他立即做出了一个决定:
亲自写信给江泽民,要求中央电视台立刻停播这部电视剧。
为什么陈云会做出如此决定?
《陈云出川》究竟讲了什么内容?
事实上,电视剧《陈云出川》讲的是陈云漫长革命斗争生涯中的一段颇为跌宕起伏的故事。
其时,他在红军长征途中突然“消失”,后秘密前往上海恢复党组织。
紧接着,其还赶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中国共产党情况。
如此看来,整个情节没有什么敏感点。
那么,是电视剧中有什么错误信息吗?
而这就不得不提到陈云的发展和革命经历。
和很多英勇的革命家一样,陈云也拥有同样凄惨的身世。
他于1905年,出生在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一贫困家庭。
在陈云还不到4岁时,陈父陈母就双双亡故,只留下他和姐姐一起跟着外婆生活。
后来,陈云转而由舅父舅母收养。
只是,在那个战乱频繁、民生凋敝的时代,陈云舅父一家也生活得十分清贫。
为了弥补家用,陈云舅母在临街的位置搭了几张桌椅,卖些饭菜酒食。
从小,陈云就要帮衬舅母干活。
洗菜、洗碗、劈柴、挑水......他几乎包揽了小饭馆的所有杂事。
幸运的是,饭馆里有一位常客。
他是颜安小学校长。
经过几次接触,校长看中了陈云骨子里那份不平输的劲。
他希望这个孩子也能把这个劲头用在学习上。
于是,其主动提出让陈云免费入学。
就这样,陈云有了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
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席卷全国。
彼时,深受新思潮鼓舞的陈云,也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到场反对帝国主义暴行的游行和演讲。
这是陈云第一次接触到革命事业。
只是,那时的他还不会想到,自己今后将为人民革命和民族兴盛奉献终生。
同年冬天,陈云因无余钱再读中学,只好辍学。
这一次,是班里老师帮了他。
老师不肯见自己的学生空有知识,却无处施展。
于是,几经探询,其将陈云介绍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
而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陈云在这里当学徒,恰好有了进一步学习和接触先进思想的机会。
在上海商务印书馆,陈云如鱼得水,汲取了大量的知识,还能与思想进步的同事讨论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局势。
其时,进步人士撰写的《马克思主义浅说》、《唯物史观浅析》等书籍。首先会在上海的出书社出书。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陈云很快阅读了这些书。
在了解了马克思和共产主义后,他对共产主义思想产生了深深的敬仰。
1925年,陈云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到场者转酿成领导者。
那段时间,他多次在上海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然而,好景不长。
两年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作,席卷全国。
白色恐怖下,人人自危。
在上海,无数共产党人和疑似共党的无辜群众被逮捕屠杀。
陈云也成为仇人的通缉对象,朝不保夕。
为了明哲保身,陈云工作的单元开始停发他的工资,也不再给他摆设工作。
这样一来,陈云断了经济来源,生活渐渐变得困顿起来,有时甚至连饭也吃不上。
连饿几顿是常有的事。
另一边,陈云的舅父舅母也从远方不绝地写信过来,殷切劝他不要做“造反”的事。
尽管在这样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迫下,陈云没有丝毫退缩。
通过种种情形,他反倒认为,革命必须乐成。
如此才气唤醒每个国人,才气真正做到解放中国。
就这样,陈云的革命信念愈发坚定。
他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先后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书记等职。
1933年,其更是跟着大队伍去到中央革命根据地。
在那里,陈云用自己学到、看到的知识发展更多优秀党员。
转眼,时间来到1935年。
那时,红军长征接连遭遇失败。
党的内部一片愁云昏暗,“左”倾主义错误盛行。
为了挽救颓势,红军在占领遵义后,立刻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彼时,陈云作为委员到场了会议。
事实上,在进入苏区之前,陈云对毛泽东同志并不熟悉。
甚至因为党内的一些流言蜚语,对他抱有一些偏见。
直到后来,陈云和毛泽东同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他们的交往才多了起来。
陈云渐渐感觉到毛泽东同志精彩的军事指挥艺术和领导能力,被他的智慧和果敢所折服。
也正因此,在遵义会议上,陈云力挺毛泽东同志,坚定支持他的政治主张。
这一举动为确立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贡献了巨鼎力大举量。
陈云的决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挽救了即将倾覆的中国共产党。
1935年6月中旬,陈云受命离开长征队伍,赶赴上海恢复党的工作。
后前往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在建立之初就加入了共产国际。
因此,如果新的领导班子和发展路线没有取得共产国际的认可,对党的进一步发展十分倒霉。
这便是“陈云出川”的前因。
只是其时,共产党在国民党的围剿之下,过得十分艰难。
陈云此行,不但责任重大,而且一个不小心,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因此,陈云离开四川前往上海的途中,发生不少颇为惊险的故事。
前文提到的电视剧正是围绕这部门内容改编的。
陈云出川的故事中有一个重要人物,他便是席懋昭。
1935年6月12日,陈云准备妥当,即将启程。
从灵关到上海,相距两千多公里,一路艰难险阻,不可胜数。
除了路欠好走之外,还要防备国民党的层层盘查,需要一个得力助手。
席懋昭便是这时来到陈云身边的。
其时席懋昭只有23岁。
他是灵关小学校长,实际上却一直从事着党的地下工作。
组织将这么重要的任务派给席懋昭,他感到无比光荣,下定决心一定要将陈云宁静送到上海。
之后,席懋昭立刻前往陈云的住地与他会合。
其时,还有一名叫陈梁的同志与他们同行。
就这样,席懋昭和陈梁一路护送陈云。
三人踏过泥泞的草地,走出了灵关。
离开灵关没多久,三人后面忽然跑过来一个中年男子。
只见此人浑身脏兮兮的,像是在泥地里滚过。
这名男子姓熊,是荥经县的一个地主,其时在天全县当教育局长。
而他之所以会跟上陈云几人,也是党中央使的一个计策。
原来,党中央为了确保陈云此行万无一失,特地将攻下天全县时抓获的熊局长押送到了灵关。
然后又故意在陈云几人启程时,将他放走。
为的就是让熊局长“偶遇”陈云,主动将他们一行人带到荥经县。
席懋昭与熊局长是旧识,见到他时,故作惊讶地问道:“熊局长,你怎么在这里?”
熊局长跑得气喘吁吁,看见是个熟人,一张黑脸顿时乐开了花。
“你......你怎么也在这里?这两个是啥子人?”熊局长一边擦汗一边问道。
“我们都是躲‘霉老二’的。”(国民党下层对红军的称谓)
席懋昭向熊局长介绍,说这两个都是糟了“霉老二”的害,准备逃跑的。
“哎!各人都是运气欠好的苦命人!”熊局长不疑有他,发出了“组队”邀请。
他倒不是好心,只是路途遥远,他一个人害怕,想找个伴罢了。
就这样,四人结伴而行。
一路上遇到的民兵团,因为有熊局长打招呼,也都轻易放行了,没有对他们进行盘查。
在熊局长的掩护下,陈云一行顺利到了荥经县县城。
不过,抵达荥经县,只是过了万重险阻的第一关。
接着陈云又昼夜兼程,先后抵达了雅安、成都。
其时,成都市戒备森严。
路过的行人只要稍微露出一点异色,都会被特务和警察盘查。
好在席懋昭是四川人,对成都很熟悉。
他带着陈云尽量避开国民党的视线,顺利将人送了进去。
到了成都,陈云托人报馆刊登了一则启事。
大意是名叫廖佳俊的人遗失了一枚牙质图章,登报声明作废。
事实上,这是陈云临行前定好的灯号。
中央领导一看到这则新闻,就知道他已经顺利抵达的成都。
随后,三人又立刻奔赴重庆。
在朝天门码头,陈云与席懋昭、陈云道了别。
原本,陈云是想要席懋昭陪他去上海,但是席懋昭拒绝了。
他说:“我一口四川话, 去上海一张嘴就袒露了。”
陈云想想觉得有原理,便没有勉强,自己一人登上了轮船。
7月底,陈云顺利抵达上海,着力恢复党组织的重建工作。
但是,在“四一二”的白色恐怖下,上海党组织遭遇了严重破坏,一时难以恢复。
陈云便按计划转道至莫斯科。
在莫斯科,陈云向共产国际汇报了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情况。
后来的事情各人都很清楚。
共产国际十分认可遵义会议结果。
以上,便是《陈云出川》的故事原型。
在那之前,《陈云出川》剧组取得了陈云家属的同意,但并未向陈云陈诉。
陈云在听完秘书读的剧本后,认为这部电视剧增加了很多虚构情节和人物,而且对他的功劳过分夸大,不宜播出。
因此,就有了开头陈云给中央写信的那一幕。
中央电视台接到上级指示后,立刻停播了电视剧。
其时,不少追剧的剧迷还为此感到十分惋惜。
陈云淡泊名利的性格可见一斑。
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之一,陈云本该荣耀加身。
但是,关于他的报道却并不多。
岂论是在他生前还是当下,都有不少人对他缺乏了解。
其实,这都是陈云有意为之,他不喜欢搞个人宣传。
除了叫停《陈云出川》的播出外,陈云还做了不少“阻碍”宣传个人的事情。
书法是陈云的一大喜好。
而他这手好字,是当年在商务印书馆当学徒时练出来的。
曾经有一位出书社的总编辑十分欣赏陈云的书法,觉得他的作品十分有特色,便自作主张收集了许多陈云书写的条幅、字迹。
某次,这位编辑兴致勃勃地找到陈云,想为他出书《陈云墨迹选》。
陈云听罢,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而这件事也并不是偶然。
凡是送到陈云手上审核的关于他的书籍、报道等,大部门都没了下文。
不久,中央文献研究室准备再版《陈云文选》。
陈云得知后,不想再版,向邓小平提出自己的想法。
其时,邓公曾劝他,“中央决定要出一批再版的文选,你这个一起出一下也好,很多不懂经济的同志是要读一读你的书。”
陈云这才允许了。
但是,他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要由他亲自把关。
但其实,陈云其时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
可即使是病重住院,他也坚持自己审核,严肃对待。
最后,再版文选送过来时,陈云还让工作人员一字一句读给他听。
听到有异议的地方,陈云就会把编辑叫来交流、解释。
好比,在整理到《随军西行见闻录》时,陈云解释了其时为什么要在文中将红军写成“赤军”。
在这样严苛的审核下,《陈云文选》再版得非常慢。
直到他病逝后,才正式出书发行。
关于陈云的影像资料,则更加稀少。
对于记者的拍照要求,他向来是能拒绝就拒绝,实在不可才允许拍一回。
有一次,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工作人员在杭州遇到了来此休养的陈云,扛着摄像机找到了他。
他们想拍摄一些陈云的生活镜头,作为留档资料。
陈云勉强配合拍了一次,就不再继续。
那位工作人员后来还时常回忆其时的情景,感叹陈云的豁达:
陈首长是真不喜欢在镜头下露面,他还对我说,搞这些没有意义,今后死了,有张照片放那儿就行了。
陈云之所以这样做,除了淡泊名利的天性外,还与他的信念有关。
他始终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性力量。
任何脱离人民群众的事业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伟大事业的功劳该归功于谁?
对此,陈云有自己的排序:
第一位是人民群众的力量;
第二位是党的正确领导;
第三位才气算个人的功劳。
1995年4月10日,陈云在北京去世,享年90岁。
伟人虽逝,风范长存。
陈云为中国革命事业、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的贡献,将永远被人民铭记。
而他那淡泊名利,谦虚谨慎的高洁品格,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志士。
参考资料
高尧.陈云出川——陈云和席懋昭的故事[J].党史纵览,2005(12):8-11.
吴志菲.陈云拒绝宣传自己个人[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04):26.
杜娟.从陈云的政治发展看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J].邓小平研究,2022,No.39(01):99-107.DOI:10.16870/j.cnki.51-1763.2022.01.007.
据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35亿辆,新注册登记汽车更是连续十年以每年超过20...
讯 www.yule.com.cn 法国当地时间5月18日,第77届戛纳电影节于首周末举办贾樟...
昨天,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
本周五,楼市迎来诸多利好,四项重磅政策同时出炉,包括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
了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10亿元;兴业消费金融分别发行了三期金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