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虎网手机版

安徽科创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万亿元利率持续低于全国平均

2023-11-16 16:03:44 來源: 搜虎网 作者:搜虎网

  

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全省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万亿元,是2012年末的5.8倍。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最高全国贷款中,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突破万元。 1亿大关,利率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涉农贷款余额2.5万亿元,是2012年末的5倍,位居全国第七位。 农业保险每年服务超过1000万农民,在全国率先承保1亿亩大宗农作物。 普惠金融实现了“量增、覆盖、降价”,可及性不断提高。 普惠金融发展在以下六个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围绕“科技创新源泉”定位,精心呵护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成长。 准确把握安徽发展定位重大转变,紧紧围绕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先后出台支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38条措施、信用贷款引导支持创业等一系列政策科技型企业,引导金融资源发展。 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帮助小微企业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围绕初创企业和早期科创企业,开展“创业信用贷”、“贷投批量联动”、“成长接力贷”等试点,构建覆盖全领域的多元化接力金融服务体系。科技企业的全生命周期。 科技创新企业贷款从2020年底的1525亿元增至今年6月底的5425亿元,连续突破四千亿大关。 科技创新企业贷款占比位居长三角地区前列,普惠科创小微企业贷款三年翻两番,高新技术企业和专业化企业融资覆盖率新企业数量从30%增加到70%。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引导,更大力度推动结构优化和服务升级。 我们大力抓政策触达,加强与安徽省发改、经济和信息化、科技、税务、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动,多年来开展了连续开展“百家银行提万家企业”融资对接“十万家企业提信心优化服务”活动,“进园区、进街道、进社区、进乡村、进社区”“五进”活动。 “进城、进商圈”、中小微企业银企融资对接会、个体工商户家政服务月等系列活动,共同推动惠企政策直通市场主体。解决首贷难问题,我们会同市场监管等部门创建“万美首贷中心”,建设首贷客户培育数据库,着力培育早期信用。 近三年累计新增小微企业首次贷款客户7.5万户,年均新增7.5万户。 增长46%。 优化贷款期限匹配,大力推广中期流动贷款新模式。 一年半来,中期流动贷款余额翻倍,占流动资金贷款的36%,提高14个百分点。 信用贷款和未还本续借贷款余额均为2018年末的3.5倍,明显高于小微企业贷款增速。 适应个体工商户特点的“随借随还”贷款占个体工商户累计贷款的70%。 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满意度稳步提升。

三是紧紧围绕“农业强省”战略,为农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资金动能。 牢记安徽作为农业大省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聚焦种子和耕地“两个重点”,开展金融支持、高试点支持种业振兴专项行动。 ——标准农田“建管一体化”保险。 种业贷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贷款余额分别达到87亿元和110亿元,较年初分别增长33%和150%,助力安徽建设高标准农田超过6000万亩合肥加快打造“种业之都”。 围绕“粮头粮尾、畜头肉尾、农头肉尾”,支持创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不断巩固和完善农产品产业链价值链。 绿色食品行业十大千亿元贷款余额664亿元,比年初增长47%。 推动金融资源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充分发挥“信用+保险+担保”组合优势,提供“菜单式”解决方案,支持其更好发挥农业经营主力军作用。乡村振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1043亿元,同比增长34%。

四是深度挖掘农业、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助力建设体现徽皖魅力的宜居乡村、工业乡村、美丽乡村。 充分发挥普惠金融的引领引领作用,因地制宜推动金融与农业、文化旅游资源禀赋深度融合,助力安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打造乡村振兴、农民致富的“金山银山”。 。 制定金融支持农业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举办乡村文化和旅游金融“百千万工程”产融对接会,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乡村文化和旅游产业集聚,积极探索可复制的模式。 例如,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为黄山市徽州区“徽州村”项目提供3.8亿元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支持流转耕地4845亩,茶园、池塘、滩涂、荒地等各类土地。 支持土地平整、土壤施肥、设施建设等配套工作。 针对大型文化旅游项目运营周期长、早期回报低等特点,引导银行机构合理设定贷款期限和还款计划。 86%的相关项目贷款期限在10年以上,最长可达20年,而且前期还款金额少,后期还款金额较多,大大缓解了项目运营压力。 鼓励银行机构支持文化建筑修复完善、农耕体验基地、文化研究中心等建设,促进农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大力支持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新产业新业态贷款余额737亿元,同比增长31%。

五是构筑严密的风险防护网,助力维护“三农”基本市场。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暴雨、台风、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 安徽农业保险起步早、发展快。 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受到各级党委的青睐。 得到政府的充分肯定。 目前,大宗农产品保险已全面推行,覆盖种植业、养殖业、林业三大类14个科目的21个险种全部纳入农业保险补贴范围。 三大主粮全额成本保险覆盖全省57个产粮县,通过“基础+补充”的方式同步提升非产粮主县的主粮保障水平。 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覆盖茶叶、畜禽、水产品、中药材、商品果林、大棚蔬菜、山珍美食等110余种产品,基本实现特色优势农产品全覆盖。 针对安徽蓄滞洪任务重、受影响人口多的特点,选择蒙洼、邱家湖等11个沿淮蓄滞洪区作为试点,开展“洪水农业补充保险”。 “储滞区”试点,有效填补了政府利用防洪等特殊情况下风险保障的空白。 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行动计划,通过保险、信贷、担保等紧密合作、多链协同,深入探索服务“三农”的新途径。 安徽农业保险深度1.75%,农业保险密度787元/人,三大粮食作物保险覆盖率超过90%,超额完成国家1%、500元/人、70%的目标。

_安徽省金融_安徽省普惠金融发展数据报告

六是攻克关键体制机制,夯实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基础。 我们持续抓好信息平台、信用体系、风险缓释等关键系统建设,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坚持科技赋能,省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成并不断完善。 已收集40多个省级单位、1000多家企业相关数据。 银行48小时内响应率达到100%,解决融资需求超过3万亿元。 ,位居全国同类平台前列。 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配合当地党政部门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挖掘和采集涉农数据,将资产负债等“硬指标”与“硬指标”结合起来。以道德品质等软信息形成信用评价“安徽标准”,向40万家信用主体发放贷款447亿元,平均利率4.28%,较建设前下降174个基点。 政府融资担保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同时,推动省政府设立13亿元省级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引导基金。 各城市建立配套补偿机制。 真金白银支撑普惠金融,惠及更多市场。 主体。

推动高质量金融服务,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普惠金融任重而道远,也必将取得伟大成就。 我们将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努力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一是进一步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 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顺应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要,着力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加强对新技术、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新兴产业和“特色专业产业”。 继续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拓展,增加小微企业首贷、信用贷款、续贷、中长期贷款,降低融资成本,持续改善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金融服务。 服务质量和效率。

二是将金融服务“三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全面加大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财政投入,助力安徽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 继续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农村基础设施、农业技术装备、农村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 加快实现党建引领的信用村全覆盖,探索普惠金融与乡村治理的有效结合。 我们将继续推动金融与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创新金融支持乡村建设的有效方式,努力将“千万工程”经验转化为“安徽模式”。

三是完善普惠保险体系。 加快构建以中央补助保险为主、“防贫保险”综合保险、蓄滞洪区农业补充保险、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为补充的“一主三辅”体系。并叠加地方政府巨灾保险和创新商业保险。 “两个叠加”农业保险新格局。 强化整体保险定价普惠导向和支持特殊群体倾向,大力发展“安徽惠民保险”等普惠保险,更好满足社会民生需求。

四是坚持建设普惠金融基础设施。 继续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和风险共担补偿机制建设,推动完善动产、权利融资登记、评估、管理、处置等机制,探索线上快速模式。 坚持“数据能力、能力场景化、场景应用、应用数字化”的思路,通过科技赋能促进普惠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 内外资机构看好A股走势市场是否能重拾升势?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
广告位
闽ICP备18009233号-1   Copyright ? 2017-2018   
Copyright ? 2017 搜虎网 www.xmsouhu.com 版权所有 搜虎网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