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30 07:47:19 來源: 搜虎网
规模下降只是一个表象。 透过现象看本质,问题的核心在于金融产品没有很好地适应投资者的需求。 让投资者购买到真正符合自身需求的金融产品,既是金融工作人民本性的集中体现,也是资管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
银行金融投资者的主要需求是什么? 受刚性兑付、保本保息等历史因素影响,多数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 他们的主要诉求是“赚更少的钱,但赔钱却很难接受”。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3年第1期)》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个人投资者仍是理财市场的主力军,人数1.03亿,占比98.87 %。 其中,稳定投资占比最高,为34.31%。
为了更好地适应上述需求,理财市场也在调整产品结构。 目前,投资者比存款和股票产品更青睐固定收益产品。 后者的突出特点是,虽然回报不高,但风险也相对较低。 截至2023年6月末,固定收益产品存量规模24.11万亿元,占比95.15%,较上年同期提升1.32个百分点。 但也要看到,规模不等于质量,眼前不等于长远。 资产管理机构仍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如何利用更加标准化的工具构建更多的固定收益产品基础资产,既是难点,也是关键。
提高金融产品对投资者需求的适应性,必须走准战略方向,加强投资研究能力。 投研能力是资产管理机构的“钻石”,通常决定投资方向。 银行理财全面启动净值化转型后,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就是购买这家资管机构的投研能力。 当投资者看不清未来走势的时候,这个机构如果能够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就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目前,一些理财公司坚持“研究立公司”,不断打磨核心竞争力。
提高金融产品对投资者需求的适应性,需要落实策略,优化资产配置策略。 正确的战略方向必须有扎实有力的战术执行力来保证。 一方面,资产管理机构要做好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投资组合管理,创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养老等特色产品,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要树立逆周期思维,立足投资者需求和市场走势,合理安排金融产品发行节奏和类型,避免“一波三折”。规模与性能无关”。
提高金融产品对投资者需求的适应性,还必须筑牢风险坝,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财富管理的核心目的是帮助投资者资产保值增值,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回报和高风险。 因此,在当前的理财市场中,基于本金安全的绝对收益比相对收益更为重要。 接下来,资管机构要以稳定保值,坚持审慎的风险偏好,对冲市场风险,平稳业绩和规模波动,让资管机构成为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的“防波堤”。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据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35亿辆,新注册登记汽车更是连续十年以每年超过20...
讯 www.yule.com.cn 法国当地时间5月18日,第77届戛纳电影节于首周末举办贾樟...
昨天,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
本周五,楼市迎来诸多利好,四项重磅政策同时出炉,包括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
了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10亿元;兴业消费金融分别发行了三期金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