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7 11:10:05 來源: 搜虎网
在郑大伟长期对农业气象的研究中,北京农业生产并非第一次面临洪涝灾害的挑战。
1963年8月,海河流域平原的一片“汪洋”流入北京。 幸运的是,大水退去后,多日仍是阴天,大部分玉米得以保存; 1994年7月,大雨过后,玉米再次暴晒,北京2万多公顷农作物受灾。 严肃的; 2012年“7.21”特大暴雨,大面积农田被冲毁……
郑大伟,农业农村部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顾问,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气象系退休教授。 这种事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
特殊的是,今年北京的强降雨,使全市农业生产面临旱涝急转的挑战。 上半年雨水少,气温高。 7月初,大部分地区出现中旱,延庆部分地区甚至达到特旱程度。 7月29日起,暴雨持续四天,门头沟、房山部分地区爆发山洪。
洪水冲进农田,庄稼被浸湿,土地被冲毁……考验和挑战叠加。 暴雨中“失落的村庄”重新连接后,农民最关心的农业生产该如何恢复?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邀请郑大伟为农民讲解玉米洪灾后恢复生产的技术。 记者就灾后生产恢复和抗洪经验采访了郑大伟和种植户。
7月29日,张海鹰请师傅挖排水沟。受访者提供
农民“赛跑”,大雨拯救了农田
虽然洪水给山区农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事实上,连续四天的降雨让北京所有的农民都心惊胆战。
7月29日凌晨,通州区黄场铺村种植大户张海英见雨势不减,便叫来吊钩机师傅冒雨疏通低洼地的排水沟。 。 正是这个决定,让张海鹰的玉米地免遭了接下来的大雨。
张海英在村里种植了700亩农田,其中400亩是低洼地,比周围高地低了一米。 去年一场大雨,土地被淹了。 “当时田里积水严重,费了很大力气才排水。” 张海英对2022年夏天的降雨印象太深了。“短时间内的强降雨,排水沟都满了,田里的水都到膝盖了,出不来。”
自从种了地之后,张海鹰就特别注意天气。 下雨的时候,她用土法测雨量,把家里的水桶放在院子里接雨水。 就半桶了。” 说话的时候,张海鹰把图比作了大约一英尺的高度,相当于300多毫米的降雨量。
大雨过后,低洼平原会被洪水淹没,农作物长期被淹没就会歉收。 郑大伟告诉记者,从北京此次大暴雨的总体情况来看,平原农作物长期积水较少,这与该市多年来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密不可分,使得大部分农田农作物积水较少。平原地区积水的消退速度比历史上同等规模的洪水还要快。 玉米倒伏面积不大。
“好在今年的降雨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水可以渗下来,这样农田排水就有了一定的缓冲期。” 张海英指着排水沟一侧的小缝隙向记者介绍,“这些小缝隙是去年排水时保留下来的,这样的出水口都是人工每隔三五米用铁锹挖开的,这样地里的积水可以顺利排出。”
洪水过后,玉米歉收,农民艰难从山上买种子
作为受洪灾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房山区“失落村”统一后,农民们也在赶着耕种,同时重建家园。 在房山受灾最严重的十渡镇,应急救援道路一打通,记者就遇到了不止一位出山出村购买种子的农民。 他们买了蔬菜种子。 常年与喜怒无常的上帝打交道,山区的农民此时更懂得如何爱护被洪水欺负的土地。
今年,房山区小麦夏收面积4.5万亩,夏播面积超过4.2万亩,其中玉米4万亩,大豆1300亩,油料作物1700亩。 截至目前,房山区尚未公布详细的农业灾害数据,但记者走访期间,农田受损情况触目惊心。 许多玉米田仍被水浸泡或被淤泥覆盖。
根据郑大伟的经验,面对没有收成的土地,补种特殊的早熟作物和秋季蔬菜是灾后补救措施之一。 在海拔和纬度较低的地区,农民可以抢种特制的早熟小米、绿豆、荞麦等,在秋霜中冻起来。 一般来说,农户可以种植大白菜、萝卜、胡萝卜等蔬菜,但农户要注意提前联系客源,确保销量。 此外,未收割的玉米秸秆还可以收割加工成青贮饲料。
“灾后所剩天数不多,排水缓慢的土地,排水后可细整,适时播种冬小麦,但不宜播种过早,以免造成前期过度繁荣。冬季,幼苗在冬季容易死亡。” 郑大伟强调。
在今年北京遭受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另一个地区,门头沟区今年种植了1万多亩粮食、蔬菜等农作物,主要集中在清水镇、斋堂镇、盐池镇。 记者从门头沟区农业农村局获悉,目前,门头沟区农业受灾情况正在统计中。 令人惊奇的是,军庄镇的京白梨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梨园里有水,正在排水。
门头沟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初步调查,辖区大部分耕地在此次洪涝灾害中受损严重。 下一步,将根据救灾进展情况随时开展实地调查。 农业生产恢复措施。
洪水过后,多种病虫害频繁发生
洪涝灾害发生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是关键。 郑大伟提醒农民,洪水过后,田间气温、湿度较高,极易诱发多种病虫害。 农民应注意预防草地贪夜蛾、玉米螟、玉米褐斑病、小斑病的发生,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8月5日,北京雨后天气放晴,张海英看准时机,对700亩玉米进行“飞行防御”,即通过无人机完成植保工作。 飞行防御前一天,张海英到田间检查玉米病虫害。 有很多玉米叶子被咬掉了。 “两三天后就会下雨,但要看情况,我们不能等了。” 夏正时,对于张海鹰来说,就是在争取这段无雨的空期。
张海鹰集中连片的土地被田地里的小路分成了三块。 其中,火晓路、西军路毗邻地块两侧均设有排水沟。 南侧的排水沟向东,然后转向南,穿过七环路下的沟渠流入凤岗甲河,然后顺流流入天津。
作为地道的黄厂铺村民,张海英对凤岗嘉禾非常熟悉。 从他记事起,这条河就一直在那里。 几十年来,张海鹰很少见到凤岗夹河被淹。 但由于前几天的暴雨,凤冈夹河的水面已经逼近了大桥。
农田与河流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 张海鹰很高兴农田里的旧排水沟得以保留。 “如果没有这样的排水渠,后果不堪设想。村里的老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这种土地的老方法不能丢。” 张海鹰说道。
玉米仍抗涝,全市秋粮仍有望丰收
玉米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涝能力。 目前,北京夏玉米大部分处于拔节后期至喇叭口期,前期受旱严重的则处于拔节前期。 在田间,郑大伟以三种不同生育期的玉米植株为例,讲述了不同的灾后恢复方法。
“玉米苗越大,抗涝能力就越强,但与积水的时间密切相关。需要警惕的是雨后的暴晒。但从几天后的实际情况来看,下雨、连续阴天、烈日这样的天气,被洪水浸泡过的较大的玉米植株还是能忍受的。” 郑大伟在田间现场指导时,对赵泉营镇北营村恢复玉米生产提出建议,目前,由于积水渗漏,导致土壤养分流失,玉米叶片会变黄,必须同时补充氮肥和磷钾肥,以加速玉米生长的恢复。
郑大伟分析,在一些山前、沟壑、低洼地等地区,玉米秸秆因山洪、泥石流等原因被折断、泡水时间过长或被掩埋。 “如果放眼整个城市,也不用太悲观。从实际走访来看,遭遇涝灾的玉米地还有很大的恢复空间。如果后续生长条件有利,大部分玉米地都可以还是取得丰收。”
郑大伟表示,北京延庆、怀柔北部、密云北部等地区,降雨量不算太大,但降雨极大缓解甚至完全化解了前期高温加剧的干旱,农作物生长加快。玉米改良。
谈起今年的玉米丰收,种植大户张海英也颇有信心,“只要未来不发生自然灾害,从目前的生长情况来看,今年的玉米丰收仍将是一个丰收年。 ”
新京报记者 耿子野
编辑张树静校对Lucy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据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35亿辆,新注册登记汽车更是连续十年以每年超过20...
讯 www.yule.com.cn 法国当地时间5月18日,第77届戛纳电影节于首周末举办贾樟...
昨天,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
本周五,楼市迎来诸多利好,四项重磅政策同时出炉,包括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
了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10亿元;兴业消费金融分别发行了三期金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