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虎网手机版

中老友好农冰村小学:家长们争相把孩子送来学习

2023-10-26 05:01:28 來源: 搜虎网 作者:搜虎网

  

中老友谊村小学——

“家长们争先恐后地送孩子读书”

从老挝首都万象市中心向东北行驶半小时,就来到了尖竹汶府中老友谊农兵村小学。 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穿着白色校服、戴着红领巾的学生在操场上玩耍。 几名学生跑向记者,热情地用中文说“你好”、“欢迎”……中老友好农兵村小学是中老友好的示范项目。 它是中国援建的,不断派出志愿者教师来教书育人。 教材。 目前,学校有8个班级,约270名学生。

“新教学楼的教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配备了黑板、课桌椅、风扇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吸引了众多学生,家长也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 中老友谊村小学校长潘通告诉记者,在中方的帮助下,中老友谊村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已经成为占他武里县最好的学校,也被评为老挝优秀省级学校。附近村庄的家长都争先恐后地送孩子去读书。”

桥梁沟通彼此的心灵仿写句子__趣谈桥梁文化

二楼五年级教室里,学生们正在学习汉语。 “坐火车去中国吧!” 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大声朗读黑板上的汉字。 黑板上画的是紧紧相连的中老两国国旗,还有快速行驶的中老铁路列车和沿线美丽的村庄。 。 目前,有两名来自中国的志愿者教师在这里教授汉语。 “小学每个班都有中文课,每个班每周有两个小时的中文课。” 潘童表示,学生们对上汉语课充满期待。 下课后,他们不停地向老师提问,并且通常尝试用中文交流。

2021年12月,中老建交60周年之际,中老铁路全线通车,中老友好农兵村小学师生代表也登上了中老铁路。 “澜沧江”高铁。 “我和家人一起乘坐了从万象到磨丁的中老铁路列车,这是我们全家第一次乘坐火车,我们感觉很舒服,都很开心!” 10岁的学生马尼拉告诉记者,她长大后想到北京读书,成为一名老师,教孩子们中文。 “现在学校更漂亮了,村里通了电,路也铺好了,新房子盖起来了,生活越来越好。”

吉布提鲁班工坊——

“为亚吉铁路培养更多合格的技术人才”

在吉布提商学院的鲁班工坊里,两名铁路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练习; 另一间教室里,铁路运输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正在网上学习相关内容……据介绍,吉布提鲁班工坊目前已招收第二批31名学员。 首批24名学员今年已全部毕业,并在亚吉铁路上从事不同工作。

2018年1月,中国公司承建的非洲第一条跨国电气化铁路——亚的斯亚贝巴至吉布提铁路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极大促进了埃塞俄比亚、吉布提等非洲之角国家的经济发展。 为帮助吉布提培养急需的铁路人才,2019年3月,由天津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第一商业学校、吉布提商学院与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吉布提鲁班工坊落成。正式揭幕。 研修班开设了铁路工程技术、铁路交通运营管理等4个专业,填补了吉布提铁路专业教育的空白。

“特别感谢鲁班工坊,让我梦想成真。” 23岁的奥斯曼是吉布提鲁班工坊首批学员之一。 他在这里学习了3年,并在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火车站进行固定实习。 他说,鲁班工坊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他学到了实用的现代铁路技术。 “我们在完成铁路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还以师徒授课的形式进行了岗位现场教学。 进入铁路行业是我的梦想。 这是一个职业梦想,现在我迫不及待地想开始工作。”

据介绍,中方在完成日常教学培训工作的同时,还结合实际需求,共同编写了18本中英法教材、18项教学标准,制作了198节微课,极大丰富了吉布提鲁班工坊的内容。 教学资源。 吉尔吉斯斯坦教师还前往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师资培训,接受了理论知识和现场实践培训。 “我对中国高铁的速度和先进水平感到惊讶。我一定要把学到的东西带回家,为亚吉铁路培养更多合格的技术人才。” 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老师艾曼兴奋地说。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亚吉铁路也迎来通车五周年。 吉布提教育部总督马哈迪表示:“吉布提铁路发展的愿景是成为东非铁路网的骨干力量。吉布提鲁班工坊极大地促进了当地交通行业人才的培养和对吉布提铁路建设和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桥梁沟通彼此的心灵仿写句子__趣谈桥梁文化

中埃联合考古——

“通过学习和借鉴拉近彼此的距离”

埃及卢克索门图神庙遗址旁的办公室里,中埃联合考古队成员艾哈迈德正在埋头工作。 他左手轻轻握住一件修长的青铜文物,右手拿起一台小磨床,细致地清理文物表面的铁锈、污垢等。

_趣谈桥梁文化_桥梁沟通彼此的心灵仿写句子

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门图神庙遗址位于埃及南部古城卢克索北部,是卡纳克神庙建筑群的一部分。 2018年,第一个中埃联合考古项目——中埃卢克索门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在门图神庙遗址启动。 经过五年的努力,双方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至此,联合考古队不仅成功发掘了奥西里斯第二小神庙的柱厅,较为完整地恢复了第二小神庙的布局,还首次恢复了第三小神庙的整体轮廓,并参考早期的记载,完成了对第三小殿平面图的研究。 此外,为了了解整个寺庙建筑的形成过程,考古队在门图寺和马阿特寺的连接区域进行了解剖发掘,初步了解了古寺的特征和演变。该地区的埃及生活方式。

在工作中,中埃两国学者不断加深了解,结下了深厚友谊。 埃及同事向中方队员教授基础阿拉伯语,中方队员也教埃及同事一些日常汉语表达。 双方还经常交流各自的传统文化习俗。 艾哈迈德表示,与中国考古队的合作加深了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拓展了他在考古工作和文化研究方面的视野。

“中方团队专业水平高超,技术先进,为联合考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埃联合考古项目埃及组长、卡纳克神庙地区负责人萨基尔表示,中埃两国正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联合考古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埃及历史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也将对人类文明史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 中方团队执行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贾小兵表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深化友谊是中方合作的基本原则。两党。 中埃团队通过相互学习、借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共同促进了两国文化交流。 不断地进一步发展。”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一篇: 关于开展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工作的通知

發佈評論:
  名字:   驗證碼:

  相关新闻
广告位
闽ICP备18009233号-1   Copyright ? 2017-2018   
Copyright ? 2017 搜虎网 www.xmsouhu.com 版权所有 搜虎网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