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9 10:06:55 來源: 搜虎网
热点话题一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
入选理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战略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新时代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视角、新判断,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 它们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 文化篇章形成了习近平的文化思想。 2023年,学术理论界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了深入讨论。 1、深入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本质、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现实要求,探究其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 2.围绕“二次结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文化使命”、“巩固文化主体性”等重要理论命题开展研究,系统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贡献。 3、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繁荣、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等重大现实问题,探索实践路径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 4、从中华文明发展史和人类文明史的广阔视野出发,探讨中国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文化主体性与文明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的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专家点评: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和深刻学术内涵。 2023年,学术理论界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1、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过程研究。 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传承与传播等方面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党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委员会召开的会议和决策部署,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过程被研究了。 2、习近平文化思想基本线索研究。 认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线索。 3.创新文化生活方式研究。 认为,新的文化生活方式在内容上立足于中国现代化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将外来文化的合理元素本土化。 4、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研究。 人们认为,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 它是对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升华,借鉴和吸收了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 5、新文化使命研究。 探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力的方法和路径。 面向未来,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深入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两个结合”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共同价值观关系的研究全人类的问题以及其他问题。
(审稿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庚)
热点话题2 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入选理由: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2023年,学术理论界围绕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什么是“自主知识系统”。 认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应该内生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社会实践和认知过程,体现为主观的、独创的价值体系、观念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等。 2.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必要性认为构建中国独立的知识体系是回答当代中国和世界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必要条件。 它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基础,也是反思批判西方知识体系文化霸权的必然要求。 3、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 认为构建我国独立的知识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扎根中国本土实践和历史文化传统,秉持问题意识,遵循演化规律知识的本质和知识系统的增长规律。 不断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
专家点评:2023年,学术理论界掀起了围绕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研究热潮。 一方面,对“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科学内涵的认识形成高度共识,认为其首要含义在于“中国独立”,即立足中国、考虑中国、扎根中国。在中国,坚持中国问题导向,回应和解决中国问题; 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对我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开展微观实证研究,积极提出我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原则和路径,聚焦我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广泛研究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我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内在联系。 当然,学术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仍需要深入探讨。 今后,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一、在我国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联动中,科学把握构建我国独立知识体系的基本原理、科学方法和实践途径。 2、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过程中,妥善处理“中国独立”与“借用外国”的关系。 3.结合各具体学科或领域的特点,提炼标志性概念,总结原创的学术命题、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 4、把我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出更加具体有效的建设方案。
(审稿人:郝立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教授)
热点话题三“全球三大倡议”的当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入选理由: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这一重大倡议与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2022年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共同构成“全球三大倡议”,是“全球三大倡议”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人类将何去何从?” 中国对问题、历史问题、时代问题的回应。 2023年恰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此时,学术理论界对“全球三大倡议”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1.“全球三大倡议”的学术价值。 “全球三大倡议”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最新成果。 它们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指导,展现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走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2.“全球三大倡议”的实践路径。 学者们围绕减贫、粮食安全、全球卫生等领域国际合作,围绕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围绕共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探讨落实“全球三大倡议”网络。
专家点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互动的背景下,2023年,我国学术理论界将继续深化价值探索“全球三大倡议”的提出及实践路径探索。 一系列丰硕的研究成果,是对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阐释和深化,体现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对全球知识的贡献,也展示了中国学术理论界研究视野的全球拓展及其对未来的影响。人类社会的。 对命运的深切关怀。 面向未来,学术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不断推动“世界三大倡议”等中国话语转化为人类知识谱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和命题。 为此,要进一步深化发展问题、安全问题、文明问题等基础理论研究,推出更多原创性学术成果,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体系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互学互鉴。 同时,中国学者应将当今人类社会和世界各国面临的更多具体问题和挑战纳入研究议程,在高质量推进区域国别研究和全球治理研究的过程中,提出发展、安全、文明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实用的解决方案。
(审稿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 张霁)
热点话题四:中华民族交流融合史的多维度研究
入选理由:阐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揭示中华民族交流、交往、融合的历史演进规律,有助于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学术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3年,中华民族交往史、交往史、融合史研究从多个层面得到拓展和深化。 1.研究理论和方法不断完善。 提出研究中华民族交流融合史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综合运用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科学揭示历史进程各民族融合为多元统一体。 2.研究维度不断拓展。 我们从文明探索、民族考古、公共考古、边疆史、民族史等角度,利用边疆、民族地区丰富的考古发现和民族文献史料,客观呈现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基本史实。在交流、交流、融合中塑造中华文明。 。 3、研究内容不断深化。 详细论述不同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往、融合和演变过程,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规律、脉络和方向。
专家点评:2023年,中华民族交往史、交往史、融合史研究备受学术理论界关注,呈现出几个鲜明的特点。 1、交叉学科属性强。 除历史学者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者也广泛参与。 2、研究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研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广泛领域,运用扎实的理论方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深入挖掘、整理和探索各国之间和内部交往、交往、融合的历史事实。各个民族。 3、创新突出。 它突破了注重单一民族个性和差异的研究范式,真实呈现了中华民族发展进程的共性和整体性特征。 面向未来,我们要在加强多维度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构建我国独立的史料体系、话语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体系,深化民族交往史、交往史、融合史研究。 一方面,加强多语种史料的发掘和整理,继续开展多学科联合研究。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展研究对象和领域,不仅要关注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交流、融合的历史,还要加强对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交流、融合史的研究。以及少数民族内部; 不仅关注传统边疆地区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往、融合的历史,还深化对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民族交往、交往、融合史的研究。
(审稿人: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彭勇)
热点话题五:出土文献整理及先秦秦汉文献研究新进展
入选理由:出土文献对于古代文献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往往引发新的学术研究增长点,有助于解决学术史上一些长期争论。 2020年,《海魂简》、《诗经》资料公布。 2021年,湖北荆州王家嘴新出土《孔子说》《诗经》文献。 2022年,《安徽大学藏战国简(二)》(安大竹简)清华简第十三辑将于2023年编撰出版……这些文献的出土和编纂推动了新的进展从事先秦、秦汉文学研究。 2023年,相关研究及其成果主要体现在:1、安大建《诗经》与传世《诗经》文序不同的问题,以及先秦的不稳定性反映手稿时代的文献文本。 2、对传世文献中未见的安大建“后”体的研究,包括其来源的推测、与“魏风”、“唐风”的关系、与晋的关系、与晋的关系等魏文侯等 3.海昏侯墓出土的《诗序》研究,为更好地了解战国秦汉时期《诗》的阐释和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传输方式。 4、王家嘴新出土楚简《孔子说》和《诗经》的初步整理和介绍。
专家点评:近年来出土的大量新文献,在中国文史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方面,新出土的文献不少属于失传书籍,为文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新史料; 另一方面,新出土的文献呈现了早期典籍的原始形态,有助于重新审视中国原始典籍的生成和演变,阐明中国古籍传播和变异的一些基本规律。 依据这些规律,我们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甲骨文之前的口传时代的文明,进而把握中华文明的起源、特征和影响。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本解释和文本阐释。 文本的科学解读是研究的基础和起点,文本解读的精准性和人工智能的辅助,不断提高出土文献的解读水平。 2、早期文本的生成与经典化研究。 新出土的文献为研究早期经典尤其是诗歌文献的经典化和传播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3.重新评价中国早期文学。 例如,北大秦简《九令》、《藏书》、《教女》等所蕴含的生活气息,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学的审美情趣,有助于重新揭示写作能力。以及古人的文学观念。 继续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多学科深度融合,开展文字、文本与文明之间的对话; 对文学史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深入研究,进入早期文学发生的历史场景和文本语境; 进行全方位的理论建设,探索中国早期文学的特征,并与西方相关理论进行对话。
(审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刘跃进)
热点话题6 新兴技术的伦理审查
入选理由: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比如,人工智能是造福人类的工具还是终结者? 基因技术或人类增强技术会改变人性吗? 如何防范新技术可能带来的伦理风险? 面对新兴技术与人类社会深度融合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随之而来的伦理问题,2023年,学术理论界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积极探索。 1.梳理构建科技伦理理论体系,明确相关标志性概念的内涵框架和路径特征,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科技伦理,明确新兴技术发展的伦理边界。 2.探讨新兴技术发展相关的伦理优先、公平责任、消除歧视等问题,关注新兴技术给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并进行后果分析和展望预言。 3.深入研究新兴科技伦理治理的模式路径、作用机制等问题,不断推动科技向善、造福人类。 4.关注脑机接口技术、生成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算法设计等各种新兴技术应用中产生的具体问题,探讨其潜在的伦理问题。
专家点评:技术创新对社会、个人和环境的道德影响已成为2023年学术理论界广泛关注的话题,重点关注以下领域:1.人工智能伦理。 探索智能系统和算法的道德问题,包括透明度、公平性和权力分配。 2.生物技术伦理。 讨论基因编辑和合成生物学带来的伦理挑战,以及生命科学技术进步对医学、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3. 数字权利和隐私。 讨论大数据、物联网、生物识别技术等带来的道德挑战。 4. 气候技术伦理。 探索气候变化技术解决方案的伦理和社会影响。 面向未来,应针对实际场景中的若干问题提出有效的学术解决方案。 1.面对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研究应着眼于建立更完整的伦理框架,以更好地应对不同领域的技术创新。 2.在实践中,新兴技术的伦理考量往往落后于技术创新。 应深入讨论如何使用更有效的机制来评估新兴技术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可能产生的长期影响。 3、探讨如何推动公众参与,汇聚各方智慧,提升科技伦理治理的科学性。 4、研究如何加强国家间、行业间、学科间合作,共同应对全球伦理挑战。
(审稿人:中国人民大学名誉一级教授刘大春)
热点话题七: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现代金融监管
入选理由: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液,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金融强国建设,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2023年,经济学界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围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金融监管进行深入探讨。 一、探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金融监管的意义。 认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系安全和发展大局,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屏障。 2.从监管框架、监管职责、监管重点、中央地方协调等角度分析本轮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 认为,从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更有利于全面防范金融风险,有利于保障。 金融消费者有利于中央与地方监管协调。 三、结合银行、房地产、政府债务等领域风险防控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现代金融监管的对策建议。 认为,现代金融监管要做好金融监管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中央之间的协调,除了与地方政府的协调外,还应做好国内外金融监管的协调。
专家点评:2023年,经济学界聚焦三大问题,围绕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现代金融监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1.阐释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 认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金融创新、金融安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回应; 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必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坚决维护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政策。 底线。 2、多维度分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动因、内容和目标。 强调要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分析新一轮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的立体监管框架。 3、提炼和总结中国特色金融理论,推动中国特色金融学科独立知识体系建设。 面向未来,该领域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研究金融创新发展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底层机制; 探索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金融与经济共存繁荣的良性循环机制; 研究如何增强金融体系韧性,构建中国式现代金融安全保障; 探索如何优化金融体系监管,统筹金融创新和金融安全,加快金融强国建设。
(审稿人: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梁琪)
热点话题八:数据确权授权法律机制构建
入选理由:12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体系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 2022肯定了我国法治实践中数据权益保护的相关经验。 提出“推动数据产权结构分离和有序流转”、“推动数据分类、分类、确权和授权使用”。 目前,法律界对数据流通带来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 然而,对于如何从理论上认识数据产权的性质以及立法上如何进行制度安排,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共识。 其中,数据所有权是核心、最基本的问题。 2023年,围绕数据授权和法律机制建设的研究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产权是否应当独立设定,数据产权是否应当确认以及如何赋权。 2、如何区分数据类型,针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应采用什么样的权限分配模式和保护模式。 3、如何界定不同类型数据的权益以及如何建立保护机制。 4、不同类型数据授权(操作)的法律属性、实现模型、功能定位和规范构建。
专家点评:2023年,法律界对数据确权必要性进行了深入讨论,基本明确了数据确权作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的社会经济意义,认为有必要加快国家立法层面的落实。 “数据二十条”规定了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高水平发展的确认政策。 同时,还开展了数据确权具体方案研究,阐释了“数据二十条”确立的“数据产权结构性分离”政策的含义和实施方案。 相关研究明确了数据要素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参与者的合法权利主张、权利属性、权利边界和保护规则,为构建可操作的确认和授权规则提供理论支撑; 相关研究紧贴数据要素的生产特征,分别确认数据源主体的合法在先权利和数据处理主体的数据产权,并在此基础上确认数据流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既完整又强大的系统。 满足数据流通现实需要的基础法律制度。 面向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入观察数据元市场的交易实践,探索如何提高数据分类分级标准的可操作性,确保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数据能够在安全合规的情况下流通和交易。状况。 另一方面,应加强对数据登记的研究,探讨数据登记的社会经济功能、登记机构的运行机制和数据登记的法律效力。
(审稿人:王黎明,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
热点话题9 数字地缘政治与国际传播新形态
入选理由:当前,数字空间已成为国家间竞争的重要场所。 传播权、话语权成为国家掌控数字空间能力的重要支撑。 随着国家政治权力向数字空间的延伸,国际传播的行动逻辑不断被重塑; 同时,信息传播强大的空间渗透力使得数字地缘政治超越了传统地缘政治的边界和框架,引发国家间的冲突围绕数字技术、网络安全等进行全面部署。 2023年,学术理论界积极响应全球秩序变革中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需要,围绕数字地缘政治和国际传播新业态开展了大量研究。 一、数字地缘政治的本质特征和趋势。 总结了数字地缘政治的构成要素及其联动机制,探讨了技术、设备、平台、数据、用户等信息要素与地缘政治的互动关系。 2.全球数字治理体系中的国家声音研究。 分析数字技术标准、基础通信协议、跨境数据合作、网络安全治理、数字经济壁垒等国际规则制度化过程中国家权力博弈的机制和路径。 3.认知博弈视角下的计算通信研究。 聚焦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国际热点事件,探讨社交机器人、算法、账号控制等自动化技术驱动的当代舆论战新范式。 4. 审视媒体技术和通信基础设施与全球政治和经济结构之间的共同演化关系。 追溯电报、海底电缆、卫星等信息技术和国际通信网络建设的历史进程,考察媒体技术演进所涉及的基础设施、组织力量等技术网络的变革过程。
专家点评:在时代巨变背景下,数字地缘政治引发的国际交往格局变化和秩序变革备受学界理论界关注。 2023年,新闻传播学学科将围绕这一学术热点,不断拓展学术视野、框架设置和分析路径,持续深化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其中的作用研究。 面向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发展和突破。 1、“信息”具有深刻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内涵。 对于地缘政治中的各种“信息”,国际传播研究不能仅仅着眼于其表面形象,更要深入挖掘和揭示其内涵和本质。 这是目前该研究领域比较薄弱的一个方面。 2、要从强调各种传播技巧和策略的新闻传播学单一学科研究,跳跃到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等综合性多学科研究的层面,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塑造形式与内容相匹配的国际传播新形式。 学术支持。
(审稿人:景学敏,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教授)
热点话题10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知识生产范式变革
入选理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刻改变了人类知识的生产方式,呈现出知识生产主体从单一个体转变为群体智能协作、过程从经验积累转变为数据分析、知识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形式从基本形式变为差异(重叠)形式。 。 在此背景下,知识的创造、组织和传播更加高效和智能,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人机协作更加紧密,知识的开放共享更加普遍和容易,促进了科学发现和发现的进程。拓展了科学理解的途径。 它还带来了技术伦理挑战。 2023年,学术理论界围绕智能时代的知识生产和传播机制及其带来的知识观念和认识论的变化,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展开讨论。 1.智能知识生产范式的学术解释。 主要探讨AI1.0向AI2.0迈进带来的知识生产范式转变背后的认知视角、内容挖掘、价值衍生等,以及知识生态环境与知识技术的交叉与重塑系统。 2.创新构建智能知识生产范式。 主要探讨人工智能在科学发展、科研模式构建、风险管理、知识创新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从数据密集型的第四科研范式向人工智能驱动的第五科研范式的核心问题和模式升级。 。 3.智能知识生产范式的路径选择。 主要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生产变革中可能隐藏的数字偏见、价值失控、数字成瘾等问题及其治理路径,以及人机化的发展路径在这种范式变化中的同理心和共存。
专家点评: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对知识生产范式产生深远影响。 围绕这一主题,2023年,学术理论界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阐明智能知识生产范式变迁的内涵和路径选择,涉及信息管理、知识产权、国家安全等多个不同主题。安全。 总体来看,理论或哲学层面的高质量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在实证科学层面深入探讨某些思想的成果也不多。 可见,围绕这一课题的讨论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的进一步研究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层面的进一步深化。 例如,深入探讨智能知识生产的本质特征,探讨智能知识生产与传统知识生产的区别,阐释智能知识生产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研究智能知识生产与传统知识生产的关系。深度媒体化等。 2、利用一系列新的大模型方法,如深度神经网络或计算文本,将早期探索性成果向实证实现方向推进。
(审稿人:高琪琪,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光明日报理论部 学术月刊编辑部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信息中心)
搜虎网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据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35亿辆,新注册登记汽车更是连续十年以每年超过20...
讯 www.yule.com.cn 法国当地时间5月18日,第77届戛纳电影节于首周末举办贾樟...
昨天,国家文物局发布安徽淮南武王墩一号墓考古发掘以及文物保护重要成果,墓主人...
本周五,楼市迎来诸多利好,四项重磅政策同时出炉,包括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
了2024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为10亿元;兴业消费金融分别发行了三期金融债...